文档介绍: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人教版新课标英语而言,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用以拓宽高中学生思维,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高中英语教学的成效。作者在学校任教期间,深刻体会到基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针对传统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教學,能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 阅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178-03
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记忆方法,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发挥的积极作用。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加强引导,这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教师都认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就应当是教材。因此,他们将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内容视为超纲内容。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讲好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足够了,这种想法不仅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原封不动给学生讲授教材和考试试卷的内容,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理想,却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传统的只注重成绩的思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不仅使学生不能更好地记住知识,而且浪费许多时间。例如,在解读《Anne's best friend》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安娜所处的环境进行比较,从而能够设身处地地领会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自由与和平,从而能够进一步使得学生体会到我们当前所处在和平时代是多么的幸运,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目前的教学情况是:首先,引导学生对阅读课程中的陌生词汇加以理解,并对相关语言知识点内容有一定程度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有初步感知。其次,教师为学生选择系列练忆创造条件。基于此,学生虽然能够对教学知识结构进行熟记,但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来看,阅读教学内容几乎涵盖单元教学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点等,因此,阅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开展语言内容讲解活动。但是,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未能对语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教师认为,课文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承载着诸多知识点内容,只要对文中知识点进行分析,即可使学生更好理解文本。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讲解语言形式,对语言内容的分析不够深入。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学生语言材料是支离破碎的,不能增强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进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是语言学科,其教学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实现交流。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背诵,但其方法过于机械性,且学生的思想受文本内容束缚,不能将相关语言材料有效应用于其他情境中。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在当前传统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水平,从而导致阅读教学具有滞后性。首先,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正确就相关知识点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其次,学生对阅读知识掌握得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必将停滞不前,使教学停留在肤浅的语言表层,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二、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读是由国外专家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说成教学方法。它主要利用我们善于用视觉的特点,将图形应用于文字中,来实现新旧知识的并联。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不仅可以系统化地了解英语的特点,而且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左右脑。思维导图形式多样,能够将图像、数字、颜色等元素有效融合,并通过导图形式深深刻在学生的大脑中,对增强学生记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