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及对工程项目融资经验教训的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及对工程项目融资经验教训的认识.doc

上传人:lily8501 2021/6/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及对工程项目融资经验教训的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及对工程项目融资经验教训的认识
篇一: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 副本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专业:工程管理092班 学号:7013209062 姓名:周建东 指导老师:叶青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项目融资的方式也正变得更加的多样化,采用单一方式融资的项目日渐稀少,多渠道融资的优势则日趋明显。对于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巨型工程,如何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有着政府全力支持的工程,在国家投资的融资取得了成功,原因何在?本文将结合本学期学到的融资知识对三峡工程的融资方式及其经验教训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峡工程,项目融资,融资渠道,风险。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巨大工程,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时,所需的动态资金共计2034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耗资 巨大,我国政府采取对未来资金流动进行预测的方法,对资金需求实行动态管理,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按1993年5月国内价格水平总额为900。9亿元。考虑到 物价上涨、贷款利息等因素,到2005年工程的动态投资为146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三峡工程资金,二是葛洲坝电厂利润,三是三峡电厂从 2003年开始发电的利润。这三项是国家对三峡工程的动态投入,可解决工程的大部分资金。
到2005年底,三峡电站装机10台,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资金和葛洲坝电厂利润,可满足工程移民资金需要并出现盈余。从2006年开始,三峡工程有能力 逐步偿还银行贷款。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共需要动态投资2039亿元。
二、项目投资结构
三峡工程建设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一套投资管理方法,进而发展为三峡工程的投资管理模式。三峡工程总投资包括枢纽建筑物总费用、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费用、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六大部分。
根据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峡工程的造价可以归总为以下三个部
分:
1)国家批准的1993年5月的价格,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水库淹没补偿(移民费)400亿元。
2)建设期物价增长因素
3)贷款利息,包括已与开发银行签约300亿贷款每年 需付的利息以及其他贷款利息,预计为384亿元。
三、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
三峡工程筹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国家出台的三峡建设基金,即在全国销售电力中每度店增提电价的专用资金,1996年起部分地区每度电增加7厘钱。该资金随着全国电量的增长而增长,预计建设期17年共可获得1000 亿元。
2)已经划归三峡总公司的葛洲坝电厂,在原上网电价每度4。2分的基础上再涨4分钱。17年内可以获得100亿元。
3)三峡工程 2003年开始自身发电的收益也投入三峡工程建设,2003年到2009年预计可得发电收益450亿元。
以上三项共计1560亿元,可以视作国家 资本金投入,在建设期无需付利息。
4)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连续十年每年贷款30亿元,共计300亿元,这部分资金每年需付利息。
5)国内发行企业债券。经国家计委、财政部批准,1996年度发行10亿元债券。
6)进口部分国内无法生产的机电设备,利用出口信贷及部分商业贷款来弥补部分资金不足。
7)通过其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四、项目融资模式
三峡总公司根据项目阶段性的特点,分三个阶段融资:
一、在“风险不明期”,利用国家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发挥“种子效应”。1993年至1997年的一期工程期间,工程本身尚未被大多数人认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未来的风险缺乏准确度量,这一阶段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注入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国家资本金的形式是三峡建设基金,包括全国用电加价、葛州坝电厂和三峡电厂建设期间的全部收入,整个建设期间三峡基金可征收1000亿
元,接近总投资的一半。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每年为三峡工程提供贷款30亿元,总额300亿元,贷款期限15年,目前贷款余额为180亿元。这两部分资金解决了项目建设初期建设风险与融资需求的矛盾,并保证整体资产负债率不会太高。
二、在“风险释放期”,利用资本市场,加大市场融资的份额,发挥“磁铁效应”。1997年至2003年的二期工程建设期间,项目建设的风险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项目成果与效益有了基本的把握,这一阶段三峡总公司逐步加大了市场融资的份额,并利用三峡工程磁铁般的巨大吸引力,优化融资结构。
自1996年至2005年,三峡总公司共发行了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