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中医院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
因素,22~027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
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
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
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
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大型医疗设备等项目的用房应根据需要合理
设置,建筑面积单列.
承担科研,教学和实习任务的中医医院,根据其承担的任务量,增加相应的科研和教学等设施用房
的建筑面积.
第十五条中医医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坚持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尽量利用社会协作条件统筹解
决.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病床分配比例,应按照医院规模,工作量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
.
2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与建筑标准
第十七条中医医院的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统,行政
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的床均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指标.
中医医院建筑面积指标(m2/床)表1
建设
规模
日门(急)诊
人次
建筑面积(m2/床)69~7272~7575~7878~8080~8484~87
注:①根据中医医院建设规模,所在地区,结构类型,设计要求等情况选择上限或下限.
②大于500床的中医医院建设,参照500床建设标准执行(下同).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基本用房及辅助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的比例关系见表2.
中医医院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表2
急诊部313232323233
门诊部167175182185185190
住院部292305330345355357
医技科室197175170166160160
药剂科室13512194858380
保障系统1041041041009890
行政管理373838373738
院内生活服务375050505052
注:①使用中,各种功能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中医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②药剂科室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