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 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 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一章:马克思的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第三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第七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八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九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三部分 如何备考
第一部分 政治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
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
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考点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主张世界的本质
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
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
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 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 都属于可知论; 凡
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
都属于不可知论。
考点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1 )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2 )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生提供
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 3 )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主阶段哲学。
考点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导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作概念的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考点 1 物质的定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考点 2 运动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 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
绝对的, 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静止是相对的, 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和特殊状态。
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考点 3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 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考点 4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程。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 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 5 主观能动性欲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 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 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 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 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都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 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