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PPT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322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PPT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6 文件大小:1.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PPT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疮疡疖疔的诊断及治疗
2、转化过程
体表与内脏通过经络传变转化。
疮 疡
消散吸收
治愈
(中期)
化腐成脓
溃 疡
走黄内陷
转为阴证
转为阴证
生化乏源
全身症状加重,恶逆之证
正不胜邪 热毒深壅
(早期)表 证
里 证
热壅于表
由表及里
切开
自溃
失治死亡
3、特殊体征
缩脚流注
4、损骨
5、部位、经络的辨证
6、痰饮的辨证
三、治疗
1、内治:内治法是外科治疗的基础
(1)消法:用消散祛邪药物,使肿疡消散、吸收。
仙方活命饮:
白芷、浙贝、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角刺、穿山甲、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散疮疡
“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收,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2)托法
用补益气血、透脓托毒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
托毒法:用于脓成未溃之疮疡。
透脓散:
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
补托法:用于体虚邪恋,脓毒补益不易外泄。
托里消毒散:
白芍、白术、银花、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
(3)补法
补虚扶正,生肌长皮。
分益气、养血、滋阴、助阳。
支持疗法。
2、外治:外科治疗的特色,必须辨证使用。
(1)药物外治法:按给药方式分
A、敷、贴法:根据药物不同剂型分
围箍药:使肿疡消散,邪毒聚集局限。
药粉+调剂 糊状物
如:四黄水蜜
膏药(硬膏):因板硬不适感,换药时不易清洁,目前少用。
油膏(软膏):适用于疮疡各期 。
药粉+油脂 软膏
四黄膏
冲和膏
阳和膏
生肌膏——用于溃疡生肌长皮。
祛腐生肌、拔脓助长是中医外治的特色。
鲜草药外敷:用于阳性疮疡。
如:芙蓉叶、野菊花叶。
煎 熬
调 匀
用于肿疡消散。
B、掺、搽法
掺法:将药粉直接掺布伤口或油膏上,依其作用分
消散药:冰片、肉桂、胡椒
提脓祛腐药:红升丹+熟石膏;红升丹药条
腐蚀平胬药:白降丹、平胬丹
促生肌收口药:珍珠末
搽法:将散剂与液体混合外搽患部
如:三黄洗剂
洗法:中药煎剂外洗患部
如:消炎止痒洗剂
(2)手术:切开排脓引流
确诊:
部位:
方向:
方法:
引流:
火针烙法:减少损伤,防止出血,通畅引流
(3)其它疗法
引流:
药线引流:
导管引流:
扩创引流:
棉垫法
外治法内容丰富,广泛流传于民间,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整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