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王阳明心学-PPT课件(精).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阳明心学-PPT课件(精).ppt

上传人:1259812044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阳明心学-PPT课件(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阳明心学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1宋代理学的发生?韩愈提出道统问题——北宋五子重新解释先秦儒家思想——陆九渊提出“心即理”?2理学的三种基本思想形态?朱熹为典范的思想(理学);陆象山的思想(心学);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宋陆两人对理学看法的区别:朱熹是告诉理在哪里,并认为不断努力向那里前进和最后就会拥有理;陆象山认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浙东学派认为理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通过历史学的研究来追寻理学,其中,金华的学者注重历史人物的研究,永嘉的注重制度的研究“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王阳明认为陆象山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正确,但解释得比较粗糙。王阳明的思想继承了陆象山和朱熹的一些理论。他有下述观点: 心是我们的精神和意识,称之为本心。本心主宰着我们的视听言动。要成为圣人,最重要事情是开显本心,即让我们原本和最高之理相符合的本心以它原本的样子显现出来。从而既是人道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天道的最高实现。心即理的意义:肯定了人的本质和天道本质是同一的, 为人的现实生活转进于圣人的境界造成了理论前提。知行合一?知行关系问题?《尚书` 说命》: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即我们知道一件事并不算太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要去做这件事。?、孔子: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学作为一种知识的接受,行是关于知识的实践。?佛教:定慧均等观,慧为一种知慧的形式, 定为实现智慧的途径的实践。知行合一?思想渊源: ?朱熹:知行长相须,但他更强调知应该在行前面,即行重于知;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列, 即强调并列关系。?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说:致智力行不是两截,也就是一截。?力行所以致其知,磨镜所以镜明(出自禅宗)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具体观点: ?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够行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的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知识层次,而真正懂得知识是要把它做出来的,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知是行得起点, 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同一个过程所展现得两个方面。第二个层次是良知实现良知的途径。一个方面就是良知的自知,第二方面就是通过行为来表达良知。?对所谓阳明“以知代行”说的批评?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通过实践过程来体现的,知识和行动作为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本质统一性。“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格物致知”问题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就来源于《大学》里面, 《大学》开头三句话,朱熹把它叫做三纲,那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就是三纲,那三纲是怎么展开的呢?它是通过八条目来展开的,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有了格物致知的问题,这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个所谓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我们把它看做成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格物致知就成了治国平天下的起点。那么圣人之道或者说圣人宏大的事业,按照朱熹的理解,起点在哪里?同样是格物致知。所以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在理学当中变得非常重要,从二程之后,几乎没有不讨论格物致知问题。“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朱熹完全继承了二程的观点。但他又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还原出具体事物之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我们导向圣人的一个必由之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在朱熹那被看成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朱熹认为,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 ?格者正也,那就是正的意思;物者事也,把物解释成事是古训。心即理。他认为理在心里。所以王阳明认为一个事或者格物这个物正或者不正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心正还是不正,心正则行正,事自然就正。所以格物首先就要正自己的心。格物也就是正心,正心也就是诚意,诚意也就是致知,作为一个过程是完全统一的。格物致知在王阳明那里同样被转换成了一个道德实践的原理,而基本上摆脱了朱熹原来所预设那种关于获得知识这个意思。王阳明对“致知”有特别的解释,致知就是致良知,他有一个说法,就是首先心要正,格物就是正心,心正了事物才得其正,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这叫做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