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登革热概述.docx

格式:docx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概述.docx

上传人:aluyuw1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概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登革热( dengue fever )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 全身肌肉、骨、关节痛, 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地区性流行。我国首次经病原学证实的登革热流行发生于 1978 年的广东省佛山市。我国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区, 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便利, 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已知的 4 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型, 直径 40~50nm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 , 长约 11kb , 编码 3 个结构蛋白和 7 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心蛋白一起装配成 20面对称体的核衣壳。外层为脂肪蛋白组成的包膜, 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根据抗原的差异, 登革病毒可分为 4 个血清型, 各型之间及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登革病毒不耐热, 60℃ 30 分钟或 100 ℃2 分钟即可灭活, 但耐低温及干燥,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 -70 ℃可存活 8 年以上。登革病毒对酸、***、紫外线、 % 福尔马林敏感【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 6~18 小时至发病后第 3 日,少数患者在病程第 6 日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在流行期间, 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 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尚未发现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在野外捕获的猴子、蝙蝠等动物体内曾分离出登革病毒, 但作为传染源的作用还未肯定。(二)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 以埃及伊蚊为主; 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 则以白纹伊蚊为主。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后,病毒在唾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 吸血后 10 天伊蚊即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 174 天。在非流行期间, 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研究人员曾在致乏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 但其密度高峰与登革热流行高峰不一致, 因此, 可能不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三)易感人群在新流行区, 人群普遍易感, 但发病以***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在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 故发病以儿童为主。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固有免疫力, 并可维持多年, 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对其他黄病毒属成员, 如乙型脑炎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四)流行特征 1. 地理分布登革热主要在北纬 25° 到南纬 25° 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和广西。登革病毒常先流行于市镇, 后向农村蔓延。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与人员的频繁流动, 登革热的远距离( 如城市间、国家间) 传播已逐渐引起重视。 2. 季节性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 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为 5~ 11 个月,湖南省为 3 ~12 个月。 3. 周期性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但近年来流行周期常表现为不规则性。【发病机制】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