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经典美文未来的世界中心在哪里.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经典美文未来的世界中心在哪里.doc

上传人:hdv678 2021/6/7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经典美文未来的世界中心在哪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未来的世界中心在哪里美文
麦金德的学说如果单纯用来解读“世界岛”上的地缘政治,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过自大航海时代起,海洋就已经成为大国角逐的主战场。在他之前,美国人马汉[2] 已经提出了“海权论”(1890)。作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道理。以下是“海权论”的主要观点:
1.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2.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3.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美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洋国家的立国之本,其最大的战略作用就是控制世界的物流路线。我们知道,大航海时代之所以能够让世界迅速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让海洋成为全球交流的平台。海洋不仅为各大洲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更让海运成了世界主要的物流手段。从地缘交流的角度看,即使忽视海洋在运量、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仅就海路畅通提高诸板块之间交流的效率(很多板块之前甚至是零交流)而言,也足以促进世界经济和技术的突飞猛进了。
因此,在以海洋为纽带掀起的全球化浪潮中,那些连接各大洋及内海的海峡,包括人工开挖的运河,就成了重要的战略要点。依靠陆地的力量来控制海洋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更何况这些海峡两侧还能够提供优良的港口,为海上力量的外延做支撑。
然而,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正统治世界。因为即使占据了这些战略要点,这些海峡本身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来保护自己,其自身也很难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对抗外界的威胁。这就好比新加坡可以依靠马六甲海峡航线而富甲一方,但如果爆发军事冲突,在没有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它将很难自保。这种情况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新加坡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还能够获得英国的支持。
也就是说,这些海峡和运河能否成为有利的地缘力量,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海洋实力有多强。而发展海洋实力,又需要你在陆地上拥有足够强的地缘实力做基础。这种地缘实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足够长的可供利用的海岸线,也就是深水不冻港的海岸线;二是足够大的疆域以供发展;三是足够多的人口基数,或者说地理环境能够供给足够多的人口。
从这三点来看,美、中、俄、欧(俄国欧洲部分除外, 且暂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都是符合条件的海洋实力强者。从海岸线的角度来看,面向太平洋的中国、面向大西洋的欧洲,以及左右逢源的美洋和大西洋上都没有足够的优势,但它拥有可以从三个方向(包括北冰洋)出击的地理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让其他国家在考虑海洋实力均衡时难以忽视它的存在。
人口数量来说,上述地缘政治板块中人口最少的是俄国, 亿左右;其次是美国,3 亿出头;欧洲的人口则有7 亿多。中国的情况就不必说了,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比上述三者加起来还要多。作为一个大国,拥有亿级数量的人口是一个必要条件。
除去这四个板块,印度是另一个具有海洋潜力的国家。在人口和海岸线上印度的问题都不大,唯一与上述四个板块存在差距的便是方公里。不过这些绝大部分都是适合居住的土地,否则印度也不可能养活数量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印度的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