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导、学、议、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秋天图片,再谈话:有人说秋是美丽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着古代诗人一起去品味晚秋的景致吧!
二、学习《夜书所见》
1、板书课题,解题
2、作者简介
3、出示自学提示
(一)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试读。
2、指名学生读出,正音后,再指名读。
3、出示节奏齐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4、介绍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感知诗意
1、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郁闷孤独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近处
思念家乡
倍感亲切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远处
夜书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