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蠕虫药抗蠕虫药治疗癌症
抗寄生虫药是指能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又可分为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三大类。畜禽寄生虫病的危害性极大,给国民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寄生虫病不仅引起大批畜禽死亡,而且严重影响动物生长率,使乳、肉、蛋、毛、革等畜产品质量下降,数量减少。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还能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古老的抗寄生虫药,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和矿物,其抗寄生虫的作用有限,且对宿主的毒性反应很大,已被逐渐淘汰。近年来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抗寄生虫新药不断涌现,为控制消灭寄生虫病提供有力武器。在选用抗寄生虫药时,不仅要了解药物对虫体的作用,对宿主的毒性以及在宿主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而且还要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资料,以便选用最佳的药物,最适合的剂型和剂量,以期达到发挥药物最佳的抗寄生虫效果和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用抗寄生虫药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寄生虫药
理想的抗寄生虫药,通常应具备:
①安全 即治疗指数要宽,至少要>3,最好要>5,或者安全范围要广。因而对动物很少产生不良反应。目前上市的多数新型抗寄生虫药,通常均符合上述最低要求。
②高效 即对虫体的杀虫率或驱净率高,通常其有效率应超过95%才能达到高效驱虫药的要求,最理想的高效驱虫药应对成虫、幼虫甚至虫卵都有抑杀作用。但迄今为止还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药物上市。但已有如三氯苯达唑对片形吸虫成虫及幼虫均有高效的药物供用。
③广谱由于禽畜的寄生虫病多数属混合感染有些甚至是不同种属的寄生虫(如吸虫、绦虫、线虫、节肢动物外寄生虫等)混合感染,因而对单一虫种具有高效的抗寄生虫药已不能满足生产实践需要,当然目前虽无对所有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的广谱抗寄生虫药。但已有一大批对数种虫种均有高效的药物。如吡喹酮(吸虫、血吸虫、多种绦虫)、伊维菌素(线虫、节肢动物)、阿苯达唑(线虫、吸虫、多种绦虫)、左咪唑(几乎对所有线虫)已有市售品。
当然,理想的抗寄生虫药还应具有价廉,给药方便以及适口性良好等优点。选用药物仅是综合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选择药物时不仅要了解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严重程度,流行病学资料,更应了解畜种、性别、年龄、体质、病理过程、饲养管理条件对药物作用反应的差异,从而才有可能结合本地区、本牧场的具体情况,选用最理想的抗寄生虫药,以期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2.结合实际,选择遁用剂型和投药途径
为提高抗虫效果,减轻毒性和投药方便,使用抗寄生虫药时应根据不同动物和寄生虫种类选择适合的剂型和投药途径。兽医抗寄生虫药通常有内服、注射及外用各种剂型可供选用。通常驱除消化道寄生虫宜选用内服剂型,消化道以外的寄生虫可选择注射剂,而体外寄生虫以外用剂型为妥。为投药方便,大群畜群可选择预混剂混饲或饮水投药法,杀灭体外寄生虫目前多选药浴、浇泼( Pour - on)和喷雾给药法。
我较低,目前国外商品制剂,即使是同一种制剂,亦都根据不同畜种的生理特性分别制成马、牛、羊、猪、犬、猫等不同的专用剂型,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有效的抗虫作用和降低毒性反应。兹以敌敌畏为例,由于敌敌畏毒性极大,不宜内服驱虫,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即按不同释放速率分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