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数码相机拍摄微距照片也许你并不在意路边的细小的花朵, 或者不会注意微距镜头1 ∶ 1的成像大小到底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有多少大的区别。但一旦你进入到微距摄影世界中去,你会惊喜若狂的——世界竟然会是这样的。正因为微距摄影给出了新境界,所以一直以来就为摄影爱好者所喜好。微距摄影是指通过特殊的镜头,让所拍摄的图像大小和实物的原始大小在l ∶ 1左右。传统相机的微距摄影的成本是很高的, 需要购买专门的微距镜头、微距闪光灯、特殊的云台( 用于连接三脚架和相机的机械结构)等。由于传统相机所使用的胶卷的限制, 这些物品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微距摄影就很昂贵了。数码时代的到来为微距摄影创造了更为平民化的方式, 在购买了有良好微距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基础上, 即使使用功率大一点的台灯都足以拍出很好的微距作品。刚开始流行的数码相机的最近微距拍摄距离一般是5厘米以上, 今年推出的数码相机将这个距离缩小到了l厘米。也就是镜头到拍摄物品之间的距离只有短短的1厘米, 成像大小也接近和达到了1 ∶ 1。人观察物体, 通常的视觉习惯是离远一些看整体轮廓, 走近一些看表面细节。为了看个究竟, 有时要离得更远或贴得更近, 但仍不能让我们满足, 视觉是有限的。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 也是很多人选择数码相机的重要标准。微距摄影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的东西, 对细节可以充分展示, 而且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 不像拍摄风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题材, 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传统相机时代拍摄微距照片要配备很昂贵的微距镜头,通过摄影者的经验来控制机器才能完成精彩的“一拍”, 这些经验是非常难积累的, 造成了拍摄成本高、拍摄成功率低和及时调整可能性小的缺点。在数码相机时代, 微距摄影上手比较快, 而且成功率的提高速度也很快,拍摄成本却很低。微距摄影过程中, 相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很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产生景深很浅的毛病。我们在通常的摄影条件下,F 8的光圈就有很好的景深了, 但是在微距摄影中, 尽管我们只希望所拍摄的一朵2厘米直径的花能全部清晰, 那么就要将光圈调整到F1 6以上了。微距摄影距离越“微小”, 所需要的光圈数值就越大(即光圈收得足够小)。这样的光圈条件下,要么配合较慢的快门速度, 要么将光照条件改善。当然, 由于镜头和所拍摄的物体靠得很近的时候, 也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 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 可以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 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 因为数码相机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另外, 用一张白板纸来补光也是常用的方法。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外接闪光灯。当然,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 以静止物品为题材的微距摄影还是可以开展的,用适当长的时间慢慢地拍摄。如果在野外拍摄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那么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要达到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 一是使用大光圈, 通光量足了, 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 , 现在的数码相机一般都能设定ISO的数值, 相当于传统相机用高感光胶片。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 颗粒增加, 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 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 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 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 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