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护患沟通经验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患沟通经验谈.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6/1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患沟通经验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护患沟通经验谈
护患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在临床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可以说良好的沟通,不仅仅建立在护士说话的艺术上,更是建立在护理过程与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上。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觉得应该多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服务,在与病人的交往中,我的细节主要表现在:爱心多一点,耐心好一点,责任心强一点,对病人热心点,护理精心点,动作轻一点,考虑周到点,态度认真点,表情丰富点以及对病人尊重些,体贴些,理解些,礼貌些,真诚些,关心些,宽容些,大度些,原则些。例如:
 我将一些日常护理操作拟人化、游戏化:
 1、听诊为打电话,大家都知道,只不过做时只说说:“来,让阿姨跟你打电话”就只用心听,无下文。我呢,则边用心听边模仿给他打电话:“喂,你叫某某某,听说你很乖……” 
  2、静脉穿刺
  A:众所周知哄患儿为捉虫子。怎么哄,各有千秋。我呢,就是准备好用物后,对患儿说:“阿姨有个远视眼,看到一条小虫子在你身上。虫子不出来,就会钻到肚子里,肚子疼或身上痒。现在勇敢的你和我一起把它捉出来,消灭掉!好不好?”边说边抚摸患儿手脚,扎止血带,寻找血管。“看看,虫子在这里,赶快把它捉出来。”患儿还没会过来,针已经扎进,血已出来。“看,虫子已捉住,肚子会不疼了。”等患儿明白过来这是打针,也不觉得特别害怕,因为他没感觉到很疼,注意力分散了。自然,后期的配合很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个孩子,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在固定手托时,别忘了表扬他:“你今天表现真棒!看看是你手大还是它大,很漂亮吧!”患儿均表现很兴奋,家长的眼神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B:对比较吵闹的婴幼儿,可先拿玩具吸引它,然后边哼歌,边在爱抚、亲热中选择头皮静脉,然后再携用物至床头输液。
 C:对于好奇,喜欢探索、模仿的患儿,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边示范边讲解的教给它。
  3、测血压
A:如为袖带式血压计,可在测量前边示意家长脱患儿衣袖,边让患儿看老鼠表演(小袖带充气后就像小老鼠),或让其亲手感受袖带的鼓气、放气过程,患儿产生了兴趣,就说:“来,在你胳膊上试试是什么感觉?”
B:如为手腕式血压计,可让患儿先看看,“这个手表很大,很漂亮,是不是?来,戴在手上看看”,“看,这里面的数字在变呢!”
4、进行拍背、体疗时,我可以边数数或唱歌,边拍背,称之为音乐伴奏。还有针眼点酒精、超声雾化等护理操作,我都是在与病人的交流中完成。
 总之,尽量让患儿在安静、愉悦中接受护理,减轻其焦虑恐惧程度。原有很多家属担心:“我的小孩这么小,这么调皮,怎么办?”我自信地告诉他们:“我们是儿童医院,我们是儿科护士。”看着开心的孩子,加上耳濡目染,家属们会心地笑了。 
其次,我重视患儿、家长的心里感受,关心患儿的成长。平时,我喜欢下病房征求病人意见:一我不喜欢病人将抱怨带出医院,影响医院形象、科室形象;二我喜欢了解病人需求,倾听他们的抱怨、心声。因为它是我不断完善、改进、协调工作的源泉。
 ——孩子有两个心理逆反期,大约在3-5岁之间和13-15岁间。 ﻫ  ——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