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16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6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6/1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6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6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班级】二7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关于家乡变化的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难在这是一个历时性的视角,而此时的学生还很难做到这样的回望和反思,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向父母和身边人了解家乡历时性的变化,形成积极健康的发展观,并通过观察发现家乡尚需改进的地方,从而产生让家乡更美好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家乡有哪些新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多角度发现家乡的变化。
【课前准备】
1. 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 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 出示学校照片(PPT图片)
2.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学校,想不想知道以前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非常好奇。)
3. (呈现学校所在地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样子。)你发现了什么呢?
4. 小结:是呀,学校是家乡的一处缩影,像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呢!像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对此印象比较深刻,我们小时候,村民走的是小土路,吃水要从水井里担水回家,住的是平房,农忙时还要帮着干活等等,那时的生活虽然物质匮乏,但是我们感觉很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第16课《家乡新变化》。
二、呈现教学目标
三、新课讲授
㈠探究分享:我家门前新事多
1. 家乡盖起了很多高楼,架起了很多高架桥,建设了不少公园,真的是旧貌换新颜。生活的环境现代化了,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
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62页、63页上面的图,看看这些图中都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然后说一说。
我发现:
城市街道改头换面
休闲锻炼人人爱
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
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
(二)还有这些方面的改变
⑵我们的衣食住行和以前也都不一样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方面的改。(老师播放PPT)
①穿戴升级—衣:从前衣服破旧,现在美美的衣服数不胜数。
②尽享美味—食:从前饥一顿饱一顿,现在大鱼大肉,有时还会浪费。
③我们走在大路上—行:交通越来越便捷,以前走路靠双腿,慢慢有了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现在轿车都很普遍,地铁,高铁,飞机,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
④丰富多彩的生活—乐:以前人们的娱乐几乎就是坐一起聊聊天,慢慢有了露天电影,只要一有电影,全村的人就迫不及待地搬着板凳,早早就坐好了。
⑤后来,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