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整理课件
1
《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
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成书过程
整理课件
2
预习
字音
急掣 觌面 掼杀
盘诘 镌刻 嗔喜
作者
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江苏淮安人。幼年“以文鸣于淮”,但屡试不第,约四十余岁时,始补岁贡生。因母老家贫,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后又补为荆府纪善,但可能未曾赴任。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有《射阳先生存稿》4卷。
(chè)
(dí)
(guàn)
(jié)
(juān)
(chēn)
整理课件
3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整理课件
4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然而,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鲁迅先生在《中》“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学》之现实意义
整理课件
5
全书内容结构简介: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整理课件
6
1、内容
2、结构
3、艺术特色
一(1-7)孙悟空的出世及大闹天宫
二(8-12)取经缘由
三(13-100)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过
一 浪漫主义的艺术幻想
二 幽默、诙谐的艺术文笔
三 风格多变、形式多样的艺术语言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取得真经的故事。
整理课件
7
问题探究
,红孩儿并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他的阴谋是怎样得逞的呢?
?结合课文,分析孙悟空的“三位一体”(猴性,神性,人性)的形象特征。并分唐僧、红孩儿人物性格特点。(猪八戒、沙僧等形象)
,可以看到哪些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
整理课件
8
思考讨论1
从实力上讲,红孩儿并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他的阴谋是怎样得逞的呢?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其性格特点?
他抓住了唐僧慈悲为怀的心理。
他抓住了取经队伍中的矛盾。
红孩儿:精明、审时度势。
整理课件
9
红孩儿
有着与其他妖怪共同的特点:贪婪、狡猾、邪恶。
自己的特点:
虽已三百岁,却生得一副小孩面容,且美貌俊朗。更奇特的在于,他的行事与形貌如出一辙,行为乖张,就像小孩子的把戏,比如常常把山神土地拿了去,玩耍作弄,而山神土地一出场的窘困样子,看上去就像小孩子的恶作剧。这一切,给文章增添了一丝戏谑的成分,虽然他是妖魔,但并不令人讨厌,这这也为以后他被观音菩萨收服做了善财童子埋下了伏笔。
整理课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