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国企改革要关注健康发展职工持股(doc 8).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企改革要关注健康发展职工持股(doc 8).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企改革要关注健康发展职工持股(doc 8).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企改革要关注健康发展职工持股
当前,特别是在国企改革中如何认识职工持股以及职工股的地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职工持股制度、职工持股会建设健康发展
对建立和发展职工持股制度,当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必须加以剖析,从消除思想障碍入手,取得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人认为,提倡职工和劳动者持股,会导致私有化,引起政权的蜕变。实际上,由于国家仍然牢牢控制着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关键企业,职工资本对其它市场化运作企业的介入,加强管理和政策引导,只会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二,有人认为,职工持股是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人多了会导致决策难”。在新﹁轮改制中,我省许多地方提出“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的模式。实际上往往以上述理由,排斥普通职工参股,或者是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不让职工参股,经营状况差的企业强制性地让职工参股,不断地引起职工集访等突发性事件。建国五十年来,通过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智能,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这些社会财富是属于全体人民特别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企业职工的,在国企改革中绝不能放任少数人以象征性的“出资”,甚至“无偿地”占有,造就什幺“红色资本家”。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分离,所有者不能直接干涉经营者的日常生产经营权。除了小公司中采取分散小(职工)股东持股的模式外,通过职工持股会,反而可以使企业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更好地结合。
其三,有人认为,职工持股份额占企业总股本比例过小,起不了什幺作用。诚然,在一些大型企业里,由于国家股数额巨大,相比之下职工股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样的企业从总体上看并不多,只是极小数。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江苏省对49家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调查,%。这基本反映了我国前一阶段绝大多数改制企业中的股本构成情况,即职工股本只能按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的意志运作。但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化,股份制企业将成为我国工商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当股份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产生股权泛化现象,出现大量的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企业。由国家直接控股并运作企业的情况将会减少。那时候,就不能简单地以职工股权占总股本的比例来说明谁控股或股权支配的情况。内部职工股可能会以集中本企业内部职工份额小的股权,控制运作其它份额大而分散的股权,职工股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有人认为,职工持股会“打水漂”,担心职工股本金“血本无归”。职工持股是一种投资行为,这里存在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前提是要把握投资方向,参与好管理,坚持“职工自愿参股”的原则。
随着国企改革的普遍推开,必然面临企业资源的再分配问题。要不要职工持股,特别是效益好的企业让不让职工持股。不仅仅是改革方式问题,而应当看成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带方向性的重要问题。
二、建立职工持股制度是国际企业资本结构的通用做法,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之一
西方一些研究现代经济的学者认为,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从亚当斯密时代的90%,下降到本世纪80年代的60%,而且,这种递减趋势还在继续。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