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6/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我读诗经之——《子衿》
主备人
唐素巧
课题
《子衿》
教学目标
《诗经》的文学常识,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循循善诱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诗经之《子衿》,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特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计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雅乐,共105篇,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备注
合作交流
探求新知


三、学习《子衿》。
子衿 (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住,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自由朗读诗句,整体感知。
2、抓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翻译诗句。
3、请同学尝试翻译诗句。
①子:男子的美称。衿即襟,衣领。
②嗣音:嗣,继续。继续通音讯。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带子。
④挑达 tāo tà: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了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四、朗读课文
拓展思维
想象画面

①学习朗读诗经,注意诗经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②学习朗读技法并体会诗经的思想感情。

停顿: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朗读中的停顿必不可少,既是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重音:为了准确的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语速:指朗读时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