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的1919观后感.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1919观后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1919观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 1919 观后感顾维军, 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的, 陈道明的表演很到位. 蜚声中外的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嘉定名人荟萃,不乏外交人才,其中顾维钧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蜚声中外的外交家。在嘉定法华塔塔院的《顾维钧生平展》内,陈列着他 55 年外交生涯中的实物和照片。这位爱国的外交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以自己的智慧、修养和爱国热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华和为人。顾维钧生于 1888 年,嘉定人,故居在嘉定西门。 1905 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和外交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和荣誉法学博士。民国元年( 1912 年),年仅 24 岁的顾维钧担任北京政府国务秘书兼外交部秘书,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他是“民国第一任外交界”,曾任驻法、英、美等国的公使,也是中国驻联合国的第一位代表。 1967 年曾任国际法庭副庭长,离职时,获终身国际法官的荣誉称号。顾维钧在他的外交活动中,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最为世人赞颂的,是他在 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称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日本代表团在和会上提出无理要求,要求继承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各项权利,顾维钧和中国代表团与日本代表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辩论中,顾维钧不用发言稿,出口成章,英语流利、用词正确、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驳得日本代表理穷词屈,得到与会者的热烈掌声,被誉为巴黎和会上的雄辩家。顾维钧在和会上拒绝签字的行为,是中国人第一次挺起胸膛,向列强说“不”!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翻开了光辉的一页。“弱国无外交”,这是流传于国人的一句无奈而心酸的口头禅。但顾维钧的壮举,证明了弱国也可以出伟大的外交家。《顾维钧生平展》共分“留学美国,矢志外交”、“初涉外交,崭露头角”、“任职国联,护卫国权”、“争取外援”、“参与创建联合国”、“外交耆宿,蜚声中外”等六部分。展馆中陈列了当年顾维钧穿的外交礼服,国际法庭赠送的银盘、法槌,各国首脑赠送的勋章、礼品,香港特首董建华的父母在顾维钧 90 寿辰赠送的百寿图等文物及照片 100 余件。该馆自 1999 年1月 28日开馆至 2002 年3 月,共接待参观人数 7 万余人次,其中国家文物局、国家安全局、上海市委、团中央、联合国秘书处等单位,以及市委老领导胡立教、董建华的妹妹董建平等都曾参观过展览,《顾维钧生平展》受我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已于 1985 年 11月1 4 日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 98 岁。 11月 18 日,在纽约坎贝尔殡仪馆举行了隆重追悼会。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和我国驻纽约总领事纪立德出席了追悼仪式。顾维钧( 1887 — 1985 )字少川,上海市嘉定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一月二十九日。他的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就学于上海英华书院和圣约翰大学。 1904 年8 月去美国留学,先在考克学校补****英语,次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法,成绩优异,毕业后被授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顾维钧秉承父命,于 1909 年回国,违心地和张润娥小姐举行结婚仪式。婚后两人实际上从未同居过。顾维钧先生在自己的 1932~1941 年顾维钧出使法国《回忆录》中叙述了这件往事: “实际上只是一对遵循中国准则‘相敬如宾’形同兄妹的名义夫妻。” 1911 年,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