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期刊发展史》读后感.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期刊发展史》读后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期刊发展史》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中国期刊发展史》有感最近我读了《中国期刊发展史》这本书, 该书记录了中国从 1815 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期刊的发展历程。书中指出报纸与期刊不能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还是不小的呢。这不免使我感到惭愧, 因为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报纸和期刊是不一样的, 一直把它们都叫做报刊。从书中我明白了报纸强调时效性、新鲜性, 而且出版的周期短, 而期刊则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期刊记载的不一定是当天或几天前发生的事,时效性不是很强, 而且出版的周期一般较长。两者在材料的选取上也不尽相同。该书还详细记叙了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情况。当时的中国统治者狂妄自大, 盲目地坚守闭关锁国政策,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而却要称外国人为蛮夷,殊不知外国已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此时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无疑是举步维艰的, 他们不得不主动迎合中国人的喜好, 利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来宣传、阐释基督教义。最终他们获得了成功, 并把办报地点逐渐从马六甲移到中国本土, 在中国本土茁壮成长。当然他们创办期刊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侵华政策的需要, 但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即传播了西方新的科技知识和新的政治学说,同时还促进了中国人自办现代报刊的强烈愿望,并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建、编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在后来的维新变法时期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中都是有所体现的。从中我也感受到了期刊强大的影响力及笔杆子如剑的杀伤力。期刊就像文人的战场, 他可以让笔者尽情地在战场上驰骋,让自己的思想迅速并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受众。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同时娱乐性的期刊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国的期刊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文革时期它遭遇了摧残与破坏, 甚至被人利用。所以在当代中国, 正确地引导期刊发展之路是很有必要的。而我也将在以后的学****中重视和学会利用报刊, 从中吸取有益经验,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