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发挥农函大作用 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挥农函大作用 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

上传人:小雄 2021/6/26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挥农函大作用 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挥农函大作用 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陈仲华林正扬
浙江省泰顺县科协
农函大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的主阵地,是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渠道。农函大培训工程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涉及千家万 户的农村产业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民真正要实现增收,就要在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因此,要在农业供 给侧改革视阈下,全面谋划好农函大培训,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 善管理的农村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才,以服务“三农”发展,为加快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发挥农函大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一、泰顺农函大培训的基本经验做法
浙江省泰顺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 36万,其中农业人口 31. 8万。农函 大泰顺县分校1985年开始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 效。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县农函大办学已遍及全县所有19个乡镇300多个 村(居),累计举办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培训班245期,受训农民14447人次,结 业率和发证率均为100%;全县3354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其中一年制单科班42 期,结业学员2312人;短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03期,受训农民12135人次。 泰顺农函大先后被评为全国农函大先进分校、省农函大先进单位、市农函大先进 集体以及县农民知识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 根据产业特点,开展技术培训
围绕泰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根据泰顺本地产业结构特点和农 民培训需求,制订农函大年度培训计划。按照“一份通知文件、一份学员入学申 请表、一份学员名单、一份培训教材、一张培训照片、一本培训证书、一份总结 报告”的“七个一”的农函大办学要求,加强培训管理。组织由25名专家组成 的讲师团队伍,重点开设茶叶、毛竹、蔬菜、畜禽、水果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培 训,举办猗猴桃、蜜蜂等10多个特色种、养殖专业培训班。
(二) 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合作办学
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实行合作办学。一是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采用 “政府买单,农民学技”的培训模式,自2007年开始,利用大专院校的办学资 源优势,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举办“乡村休闲旅游”、“毛竹高产栽培与加工利
用技术”等10期乡土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受训农民523人次。二是与科协系 统合作办学。实行与省市科协及兄弟县(市、区)科协合作办学,形成科协系统 上下联动的办学模式。共举办“茶科学与文化技能”等2期培训班,受训学员 160人次。三是与县有关部门合作办学。借助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县农民知 识化办公室、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等部门的力量,实行跨部门跨领域 合作培训。近五年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举办22期乡土人才培训班,受训人 员1765人次。
(三)创新培训方式,力求培训实效
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成才规律,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农函大培训实效。一 是编写乡土教材。组织农函大讲师团编写《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科学养猪 知识》等15种通俗易懂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共印发3万多册。二是实行 人才结对帮扶。选拔157名泰顺县第一轮农村乡土人才和评选出20名第一届优 秀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开展“拔尖人才+远程教育+基地”活动, 选派10名县拔尖人才与乡土人才所创办的10个企业或基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