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1/6/2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以火罐为例)
一、 拔罐疗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 压,使罐吸附于腌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 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二、 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 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 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 退的等病症。
三、 拔罐疗法的吸拔方法
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酉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 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四、 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
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 95%乙 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 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 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 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 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 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 潮红为度。
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 以针刺部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
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 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 15min后。起罐后擦净血迹。
五、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 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