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平凉剖析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2,35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凉剖析PPT课件.pptx

上传人:12345 2021/6/26 文件大小:2.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凉剖析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凉简介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三省交汇的“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历史上是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个县和崆峒区,总土地面积11325平方千米,海拔在890~2875米之间。,降水量450~700毫米。总人口229万人,,%。
第1页/共24页
平凉名字的渊源
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前秦苻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凉由此得名。
泾川:县名。西汉时期,曾在泾河川道设定定县。北魏太武帝初置泾州。金大定七年改为泾川县,始用泾川县名,因地处泾河川道而得名。
灵台:县名。始建于隋唐时期。因相传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密名感念文王功德,遂于今中台镇筑灵台,灵台县由此得名,相沿至今。
崇信:县名。崇信在唐代为“京师西北八大镇”之一,后置崇信军,始有崇信地名。
华亭:县名。北魏晋泰二年设华亭镇,以境内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隋大业元年始置华亭县,县因镇而名。
静宁:县名。以“平静安宁”之意取名。元、明、清代为静宁州。
第2页/共24页
第3页/共24页
民间习俗:燎干
燎干”古传习新考  “燎干”又称“炼干”和“跳干火”。在我国北方多数农村,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家家门前都要柴火高垒,待到傍晚时分,各家先后点燃门前的柴火,顿时烈焰腾空,照得全村通明。  这时,男女青年,你来我往,从火堆上纷纷跳过,真是龙腾虎跃、生动活泼。老年人和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围观,喝彩鼓励,其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尉为壮观。
第4页/共24页
平凉的风俗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
剪与绣:剪纸,俗称窗花,每逢新春佳节或新婚之喜,各种质朴美观的窗花就出现在农家洁白的窗子上。有了剪纸的基本功,妇女们便剪成各种各样,贴在彩色的绸缎或布上,用七彩线绣出凸形图案,便有了绣花枕头、猫枕、虎枕、小孩脑包、围脖、围兜、牛头裤、绣花鞋、鞋垫、虎头鞋、荷包等民间刺绣工艺美术品。
四色礼:所谓“四色礼”,也称礼,是平凉地区比较讲究的一种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四色,即四种颜色或四种样子的礼品。比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丈母娘家,必须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点心、茶叶、糖及其他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样礼品回送,如鞋、袜、帽、毛衣等,让男方捎回。以后每逢重要节日,男方去看丈人、丈母娘也常备四样礼,但女方家就不必回送,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则不拘泥于四样礼。
第5页/共24页
吃在平凉
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生活风俗也受到陕西、宁夏的影响,尤其跟陕西饮食凉是内陆缺水地区,蔬菜相对稀缺,因而人们饮食中也是粮多菜少,面食品种多样,主要有烙饼、锅盔、油饼、麻花、油糕、包子、馒头、饸饹、面条等,其中面条是最受人们的欢迎。
平凉的名小吃有:静宁锅盔、静宁烧鸡、华亭核桃饺子、华亭麻腐、平凉酥饼、卤齿馍、华亭洋芋搅团等,平凉还有两种名菜不得不提——红焖肘子和灵台清炖甲鱼,红焖肘子历史悠久,曾受到前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赞赏;而灵台清炖甲鱼以灵台出产的甲鱼为原料,其独特的工艺和鲜美的口味受到了广大食客的青眛。
第6页/共24页
第7页/共24页
核桃包子
第8页/共24页
旅游景点
第9页/共24页
第10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