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部教案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79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部教案教案.docx

上传人:辉辉 2021/6/27 文件大小:4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部教案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部教案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授课计划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1
准备
2
1——3
位置
7
3——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
6——7
图形的拼组
6
8——9
100以内数的认识
9
10—11
认识人民币
6
11—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
14—15
认识时间
6
15—16
找规律
6
17
统计
5
18
总复****br/> 4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本期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法、操作实践活动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教具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方式去体验获取知识。
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多媒体、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小黑板、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钟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实物图片。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材料;
按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式学****培养学****兴趣;
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惯;
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和转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做好家访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教育管理好学生。
课时安排:
共72课时,其中准备课2课时,新授课66课时,复****课4课时。
一、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关键: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及与同学合作交流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实践活动
教 具: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
教学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 上和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