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禽流感
禽流感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是有囊膜,多形态的RNA病毒。
根据其内部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
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
B型和C型一般只见于人类;
A型流感病毒也见于人、马、猪、水貂等哺乳动物及多种禽类。
禽流感流感病毒
禽流感流感病毒
根据毒力强弱将禽流感病毒划分为
高致病性AIV(HPAIV)、
非致病性AIV
低致病性AIV(LPAIV)。
但是习惯上还是将后两者统称为低致病性AIV。
禽流感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仅包括H7和H5亚型中的部分毒株,由于其发病突然、流行快、死亡率高,常常给养禽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
禽流感流感病毒
1997年之前,尽管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可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但在这些宿主体内禽流感病毒的复制受到很大限制,使人们一直认为禽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不能跨越种间屏障直接感染人类,然而97年香港爆发的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事件,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禽流感不仅可直接由禽感染人,而且还能致人死亡。
禽流感流感病毒
2005年7月-2006年2月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禽流感疫情。
据统计仅截止到2006年1月全球禽流感就造成166人感染,88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对世界养禽业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造成经济损失达30亿美元。
禽流感流感病毒
禽流感流感病毒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就是分布极为广泛,危害持久和难以控制。尤其是H9N2 AIV,不仅在全世界范围的禽类中广泛流行,而且可以感染人,同时还是1997年香港禽流感感染人事件的H5N1 AIV的内部基因的供体因此,对H9N2 AIV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
禽流感流感病毒
我国的发生和流行状况
H9亚型禽流感(中等毒力以下),可使产蛋率由90%-95%急剧下降到20%,禽类的死亡率一般不高,但若继发其它病原特别是细菌感染往往可使死亡率大大提高。
1994陈伯伦等在广东从鸡体中分离到禽流感低致病力毒株 H9N2
禽流感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