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onderA 2021/6/2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本单元教学目标 ;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
,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背诵《姓氏歌》。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教学重点 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本单元教学措施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春夏秋冬 教材解析 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和横斜钩1 个笔画。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认读短语。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理解词语。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春、风、冬、雪” 几个字。

教学重点 认读短语,孩子教学。
教学难点 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精彩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 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
(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精心自学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 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 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 “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微课展示)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 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 来) 。
三、认读短语,巩固识字 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位相互检查。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吹”是翘舌音, “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确。
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的四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比较交流,师小 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4.学生再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6.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 ;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 了“落” ;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 ;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 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 。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