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编.docx

格式:docx   大小:20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编.docx

上传人:Duan940628 2021/6/30 文件大小:2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编
爱 之 深,责 之 切
-- 正确的批评指正 让孩子乐于接受
明德小学 宋亚茸
作为一名的小学教师,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和方式。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明确批评的目的,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不断修正自己,最后逐步完善自我形象。
假如任其下去,孩子长大后,也会对批评“避而远之”,或“拒之门外”,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以,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教育孩子对对的批评得虚心接受,如果能表示感谢,是一种大气,更是一种诚意了。不要“自卫还击”,更不能反唇相讥。
。假如批评不符合事实,不必让孩子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