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担当自己的责任
顺义区天竺中学
王秀红
一、基本理念
“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为出发点,“以
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正确价值观的
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同统一
”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学习做对自己负责任
、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公民。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三框内容“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三部分内容是按照学生负责的范围有小到大依次呈现的,更是依据三者之间的内在层次由低到高编排的,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懂得只有做到对自己负责,才可能进一步做到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2、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从小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懂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是什么。不仅对自己的学业、行为不负责任,而且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宽容、帮助别人,尤其对待自己的父母觉得他们对自己的付出天经地义,对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认识更为肤浅。因此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做负责人的公民。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式、探究式、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等教学方式。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了对本课相关材料的搜索、整理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中,以新闻图片、视频资料、活动调查、现场模拟、故事会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所肩负的责任,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让学生去感悟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感悟与体验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2. 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对他人负责;能将别人奉献社会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提高自己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懂得如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能够运用所了解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自己负责。这是因为:第一,依据《课程标准》“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每个人对自己负责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人才能承担起社会进步与发展赋予我们的社会使命。”
2、对社会负责。确定为教学重点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教学难点:
对社会负责。把它确定为难点,主要因为,社会责任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些抽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不宜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啃老族
新华社上海7月8日专电据《文汇报》报道,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30%左右的“啃老族”虽已成年,却仍“享受”着父母的供养
资料
思考题:
1、“啃老”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这么大的孩子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