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阳能电池行业基本情况
太阳能电池行业定义及定位
行业定义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从军事领域、航天领域进入工业、商业、农业、 通信、家用电器以及公用设施等部门,尤其可以分散地在边远地区、高山、沙漠、海岛和农村使用,以节省造价很贵的输电线路。但是在目前阶段,它的成本还很高,发出1kW电需要投资上万美元,因此大规模使用仍然受到经济上的限制。
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的改进以及新的光-电转换装置的发明,各国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再生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太阳能电池仍将是利用太阳辐射能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为人类未来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产业中重要组成一环,其行业发展和上游的硅片等半导体材料行业、下游的太阳能发电行业密切相关。太阳能电池行业重点研究各类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行业的技术特征、产业形势、运行特点和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整理
光伏产业链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中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8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000MW,同比增长接近100%。中国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太阳能电池需求相对增长较慢,造成了我衡。2008年,我国国内太阳能电池需求量仅占当年产能的2%。98%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用于出口,使得我国的太阳能电池行业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海外需求、汇率、国外补贴政策等等都会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直接影响。
从能源发展的角度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这些足以显示出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起步较晚,特别是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仍然较高,因此国内装机增速较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过最近国家在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从国家能源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