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理论工作者广泛深入,促进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市场基础三者和谐运作
(二)全员覆盖、社区联动、区域推进发展
(三)社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开发和共享策略
(四)把中心向着社区中学习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倾斜策略
(五)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优质教育策略。
第1页/共33页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及理论
第二节 教师与家长合作共育的角色及扮演
第三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国际视野
第四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探索
第五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案例评析
第2页/共33页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及理论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有助于与世界学前教育的接轨
日本的《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美国的《0—8岁儿童适宜性发展教育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ACEI)的强调。
第3页/共33页
(三)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四)有益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
(一)生物生态学理论
1、生物生态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
微观系统: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中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
外层系统:父母工作的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
宏观系统:社会文化背景,包括信仰、政治和经济等
时代系统: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
第4页/共33页
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在儿童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以促进儿童的成长。
要重视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相互关系中,来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以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
要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正向的互动关系,保证儿童的发展。
要逐步扩大儿童认识世界的范围,培养儿童的适应能力。
第5页/共33页
(二)自我概念理论
1、自我概念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Eva )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同心圆组成的;这三个圆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发展很重要,儿童的学习范围从自己、家庭扩展到学校、周围的社区环境的;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的事和环境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第6页/共33页
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儿童的学习视野,从儿童的内部世界走向儿童的外部世界
应促进成人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应密切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儿童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
第7页/共33页
(三)多元智力理论
内容
启示
带幼儿走进社区的同时,还要邀请社会人士来园参加活动
要挖掘社区物力资源的潜力,也要重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的作用
要着重开发博物馆这种独特的社区资源的价值。
要帮助儿童与社区、家长结成固定的联系。
第8页/共33页
第二节 教师与家长合作共育的角色及扮演
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
教师是儿童家庭隐私的保护者
教师是儿童家长心声的倾听者
教师是儿童家长意见的采纳者
教师是儿童家长施教的合作者
教师是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教师是儿童家教指导的研究者
教师是儿童家长参教的评价者
第9页/共33页
第三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国际视野
各国学前教育融入家庭和社区的法规保障
日本:1986年,教育审议会指出,三位一体教育对幼儿的重要。1990年《幼稚园教育要领》指出三者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幼儿成长。
巴西:1993年《全国全面关心儿童和青少年计划》强调家庭和社区要直接参与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要求,促进儿童的发展是国家的责任。
德国:1995年政府推行婴儿读书计划,免费提供图书和图书证,鼓励父母到国家图书馆借阅图书。
第10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