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肛门直肠解剖生理.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肛门直肠解剖生理.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肛门直肠解剖生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肛门直肠解剖生理一、肛门直肠解剖直肠直肠位于盆腔后部, 长约 12~ 15 厘米, 上于第三骶椎平面接乙状结肠,向下穿盆膈延续为肛管。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 上部的弯曲与骶骨的曲度一致, 称为骶曲; 下部绕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在冠状面上, 从上到下依次凸向右、左、右, 但直肠的上下两端处于正中平面上。直肠腔上段较窄, 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直肠腔内还有上、中、下三个由粘膜和环形平滑肌形成的横的半月形皱襞,称直肠横襞或直肠瓣, 直肠横襞的位置分别与冠状面上的三个侧曲相对。上直肠横襞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附近的左侧壁,距肛门约 13cm ;中直肠横襞最大且恒定, 居直肠右前壁, 相当于腹膜返折线的高度, 距肛门约 11cm ,此横襞具有定位意义;下直肠横襞多位于左侧壁, 距肛门 8cm 。在进行肠腔内器械检查时, 也要注意这些横襞, 以免伤及直肠下部因括约肌收缩, 粘膜成纵皱襞,叫直肠柱也叫肛柱,长1~2 厘米,约 10个, 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 叫做肛瓣, 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 底在下的袋状小窝, 叫做肛隐窝,深约 3~5 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 称为肛乳头。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状线,称为齿线, 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齿线的临床意义齿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线的上、下表层组织、神经、血管, 淋巴液回流等都截然不同。为局部的病理变化,症状、诊断、治疗提供了鉴别和处理的科学依据。①表层不同引起癌变不同, 线上为直肠癌, 多为腺癌。线下为肛管癌, 多为鳞状细胞癌, 手术时前者应探查肝有无转移, 后者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否;②齿线是粘膜皮肤的分界线, 手术时应认真保护这一关系, 若手术破坏, 交界线下移, 粘膜可翻出肛门外, 分泌物污染衣裤, 给患者造成痛苦;③神经分布不同, 对疼痛反应不同, 齿线上内痔冷冻、结扎, 注射治疗都不会疼痛, 齿线下肛裂, 感染, 血栓外痔等, 均可剧烈疼痛;④排便中作用, 当粪便下行达齿线时,产生便意感。一旦遭到破坏,将影响排便感,容易使粪便积滞于直肠内。肛管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 2~3 厘米,由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肛管上续直肠,向后下绕尾骨尖与直肠成 80~ 90° 角,前壁比后壁较长。肛管为皮肤所覆盖,齿线下方 为一环形隆起,称肛梳或痔环, 其下缘有一条呈灰白色的环状线,叫白线, 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触诊有一浅沟。肛直肠角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夹角, 由耻骨直肠肌向前牵拉而成。肛直肠角静息时 90° ~105 °, 排便时 120 ° ~180 °。腹内压增高时, 肛直肠角变得更小, 因而增强了耻骨直肠肌收缩时产生的机械性瓣膜作用。排便时, 该肌松弛, 角度变钝, 从而直肠肛管呈漏斗状, 以利粪便排出。若该肌薄弱可导致会阴下降综合征。在盆底下降和某些特发性肛门失禁的病人中, 静息和排便时肛直肠角均明显变钝, 在盆底痉挛和耻骨直肠肌肥厚等便秘病人中, 排便时其角度无变化,甚至变小。神经直肠属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来自胸11到腰2 脊髓神经, 副交感神经来自第 2~ 4 骶神经前根。这些神经与分布于盆内器官的神经在盆腔后侧壁混合组成下腹下丛,继续向内下行至直肠外侧形成盆丛。下腹下丛分布到直肠上部, 盆丛分支到直肠下部。肛管和肛门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来自骶神经节和尾神经节, 分布于皮内的腺体和血管; 副交感神经来自直肠肌层之间的肠肌丛,分布于皮内汗腺、皮脂腺和肛门外括约肌。交感神经抑制直肠蠕动,并使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增加直肠蠕动,促进分泌和内括约肌松弛。齿线以上直肠粘膜一般无痛感,肛管和肛周皮肤则感觉敏锐,炎症或手术后刺激可引起剧痛。血管直肠和肛管的血供来自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 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①直肠上动脉是直肠供血中最主要的一支, 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行于乙状结肠系膜根内, 经骶骨岬左前方下降至第三骶椎高度, 分为左、右两支, 由直肠后面绕至两侧下行至直肠壶腹部分成数支, 于粘膜下层形成毛细血管丛, 供应齿状线以上的肠壁, 并有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和肛门动脉吻合。②直肠下动脉来自两侧髂内动脉, 沿直肠侧韧带, 向内向前至直肠下段前壁,在粘膜下层与直肠上动脉、骶中动脉和肛管动脉吻合。③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直接小分支, 沿骶骨而下,供应直肠后壁。④肛管动脉来自阴部内动脉, 途经坐骨直肠窝分为数支, 供应肛提肌、肛管和括约肌,并与直肠上、下动脉相吻合。直肠和肛管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主要来自两组静脉丛, 即黏膜下静脉丛和外膜下静脉丛。黏膜下静脉丛位于整个直肠的黏膜下层, 呈横行环状排列, 其旁支穿经直肠肌层, 在外膜下形成大量的斜行静脉, 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