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诵读经典教书育人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与体会,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学习大家的长处和经验,心情特别激动。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传承要靠教育来实现。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把读书用于工作和生活,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诵读经典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去。
一、把诵读经典渗透到各项活动中
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滋润着一个名族的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走向。我以古诗文经典读本为依托,带领全班学生积极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1、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一是抓晨诵。我组织学生在晨诵中反复诵读经典诗词,重点突出一个“诵”字。高声诵读,抑扬顿挫;表情诵读,心领神会;集体诵读,气势磅礴。我力求让每一个孩子亮出自己的声音,在大声朗读中感受自我的存在。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心灵得到唤醒,师生共同以愉悦、饱满的精神,开启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二是抓午读。组织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重点突出一个“读”字。不但要延伸阅读长度,而且要拓宽阅读面积。让学生共读一本书,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可能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我们
通过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教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我班班级共读了《窗边的小豆豆》等。
三是抓暮省。“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重点突出一个“省”字。读书一定要读懂,多反思。不能囫囵吞枣。如果用吃饭概括晨诵、午读和暮省这三者的关系,那么前两者是吸收,后者是消化。我在抓此项活动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写日记,写感想,给学生补充知识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阅读、反思与行动在生活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存在。
2、开展课间游戏活动。自从在课间活动中增加了配诗游戏以后,活跃了课间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适于诗句接龙游戏,唐诗宋词适于跳绳、跳皮筋、丢手帕、踢毽子配诗伴舞等游戏,这些活动生动有趣。
3、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小学生学习、巩固和深化中华经典古诗文的好机会和好场地。诵读小组的学生采用单读、群读、合读、分角色诵读的方法,不断提高朗读能力;表演小组的学生把诗当作快板、唱词,进行说唱表演,取得良好效果;演讲小组的学生把一些古诗文编成故事,在同学们中演讲。游戏小组把古诗词融入玩乐中,如玩丢沙包;选杜甫《蜀相》,把人员分成甲乙两队,甲队喊:
“丞相祠堂何处寻”,乙队边丢沙包边喊“锦官城外柏森森。”甲队被打准却又未接住沙包,乙队接着喊:“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如果甲队被打准又接住了沙包,就赢得一分,并且齐喊:“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然后,换人换诗开始新一轮。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配合学校开展活动。
学校每学期安排的诗歌朗诵、读书讲演、歌咏比赛、作文竞赛、古诗配画竞赛、百科知识竞赛、学科竞赛等。我都积极配合,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先分小组选拔,再在全班筛选,最后决定学校参赛人选。这样层层筛选的好处,使学生大面积地得到培训和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诵读能力和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