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概论.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概论.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6/6/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概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发布背景?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环境应急管理的基本制度,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需要。?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急监测现状的需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标准号为: HJ589-2010 , ?实施时间: 2011 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布点与现场监测、样品管理、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一个附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编制提纲)。引用文件: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地下水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关键术语?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致使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恶性事件。应急监测: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范围进行的监测。跟踪监测:指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连续监测,直至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恢复正常。一、布点与采样 1、制定采样计划(1)根据应急监测预案初步制定采样计划。(2)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材。 2、布点(1)布点原则:对于采样点位的设置,一般要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为主,以最少的监测断面来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一、布点与采样(2)布点方法:要根据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区域的特性进行布点。监测类型控制断面消减断面特殊断面特殊断面布点方法江河· 饮用水取水口、农灌区取水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布点湖库出水口、饮用水取水口按水流方向在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地下水饮用水取水处根据水的流想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布点大气居民区、人群活动区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土壤作物样品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不同深度采样一、布点与采样 3、采样方法及采样量的确定具体的采样方法及采样量,要求直接参照相关技术规范等材料。 4、采样频次的确定对于采样频次的要求,则是要依据不同的环境区域功能和事故发生地的污染实际情况,达到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样品的效果。一般在事故刚发生时,适当增加采样频次,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则可以减少采样的频次。一、布点与采样 5、现场采样记录现场采样记录必须如实记录并在现场完成,至少包括 8个信息: (1)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污染事故单位名称、联系方式。(2)现场示意图,如有必要对采样断面(点)及周围情况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特别注明采样断面(点)所在位置的标志性特征物如建筑物、桥梁等名称。(3)监测实施方案,包括监测项目(如可能)、采样断面(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时间等。(4)事故发生现场描述及事故发生的原因。(5)必要的水文气象参数(如水温、水流流向、流量、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一、布点与采样(6)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名称、流失量及影响范围(程度);如有可能,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7)尽可能收集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其他信息,如盛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容器、标签等信息,尤其是外文标签等信息,以便核对。(8)采样人员及校核人员的签名。一、布点与采样 6、跟踪监测采样(1)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常常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或达标。(2)逆向跟踪监测和确定特征污染物的方法,可以追查确定污染来源或事故责任者。 7、采样的质量保证(1)采样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 2)仪器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