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组成
钢筋
混凝土
优点:
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刚性基础相比,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基础尺寸不受限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浅基础,与桩、墩和沉井等深基础相比,可以用通常的施工方法建造,施工条件和工艺都比较简单。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土承载力较低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上基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
分类
按构造形式的不同,钢筋混凝土基础主要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第1页/共142页
混凝土工程概述
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中,混凝土是很关键的结构材料,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混凝土方面的知识。
6.1.1 混凝土
1)混凝土的定义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并制成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混凝土按其重度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用天然砂、石做骨料制成的,干密度为2000~2800kg/m3。
第2页/共142页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
一、水泥
二、砂子
三、石子
四、水
砂子
水泥浆
石子
骨料
第3页/共142页
混凝土具有的优点
可根据不同要求配制各种不同性质的温凝土,温凝土在凝结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可以浇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件或结构物,它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能制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经硬化后有抗压强度高与耐久性良好的特性,其组成材料中砂、石等地方材料占80%以上,符合就地取材和经济的原则。
混凝土的缺点
抗拉强度较低,受拉时变形能力小,容易开裂,自重大等。
应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国防建设等都广泛地应用。
第4页/共142页
2)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温凝土在凝结硬化以前,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保证浇灌质量;在凝结硬化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并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致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亦即指混凝土拌和物好用的程度。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离析的现象。
保水性是指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第5页/共142页
测定流动性方法
将混凝土拌和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简(无底)内,并按规定捣实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混凝土拌和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量出向下坍落尺寸(mm)就叫做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大表示流动性好。
坍落度法: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mm,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坍落度
第6页/共142页
坍落度(流动性)的选择
选择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根据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疏密和捣实方法来确定。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混凝土浇灌时的坍落度宜按表6—1选用。
该表系指采用机械振捣的坍落度,采用人工捣实时可适当加大。当采用混凝土泵施工时,则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其坍落度通常在100 mm以上。
第7页/共142页
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水泥、砂、石的重量比。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辑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上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我国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采用了绝对体积法和假定重量法两种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过计算及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泥凝土配制强度,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②选取每立方米混凝上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③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