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钦州八音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45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钦州八音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3 文件大小:4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钦州八音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页/共14页
钦州“八音”
第2页/共14页
八音简介
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八种乐器种类:金、石、土、木、丝、竹、匏、革。最先提出八音的是西周音乐家伶州鸠。见于《国语。周语》篇。
现在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有些地方八音也指民间 器乐乐种,钦州八音便属于民间器乐乐种。广西八音主要流行于钦州、玉林、南宁、贵港、防城港等地。钦州的八音主要存在于钦北、灵山、浦北等地。
第3页/共14页
八音分类法备注
金[钟]:金属制的打击乐器。
石[磬]:玉、石等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
土[埙]:用土烧制的吹奏乐器。
木[柷敔/音zhuyu住羽]:指木制的打击乐器。柷,形同木升,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其内壁发声,以示乐曲的起始,古代雅乐开始时击之;敔,状如伏虎,背面刻有锯齿,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锯齿,以示乐曲的终结,古代雅乐结束时击奏。
丝[琴瑟]:用梧桐木等木质材料制成的弹拨乐器。
竹[箫管]: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单管、竖吹。古代箫多为竹制,也有玉制、瓷制的。用于独奏、琴笛合奏或演奏传统竹乐曲。
匏[笙芋]: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
革[鼓]:指皮革制成的鼓类打击乐器。
第4页/共14页
钦州八音 ——钦州的一种器乐乐种种形式
分布地:钦州的八音主要存在于钦北、灵山、浦北等地,有较多的“八音”班,比较有名的有灵山县漂塘村“八音”班、大里“八音”班,钦北那蒙“八音”班、青塘“八音”班,浦北乐民“八音”班、西角“八音”班、平佳“八音”班等。
第5页/共14页
钦州八音起源
“八音”传入钦州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钦州“八音”的发展:民国初期,钦州“八音”老艺人当时只拥有只有两支祖传下来的号筒,两把自制的二胡,两支自制的弟子,演员一般只有四至六人。到了二、三十年代后,“八音”班乐器逐渐增加,有月琴、秦琴、大胡、锣、鼓、镲、叮叮等相继加入,人数也加多了。
第6页/共14页
钦州“八音”演奏形式
表演形式——合奏,有吹,拉,敲,弹。
吹:长号、唢呐、横萧,笛子等。
拉:二胡、京胡、低音胡等。
敲:锣、鼓、镲、木鱼、高边锣、小锣、扬琴等。
弹:秦琴、大沅等
第7页/共14页
钦州“八音”特点
乐器种类多,旋律抒情、欢快,一般在婚、做寿、春节、满月、贺新屋、游神、舞龙、舞狮、舞凤或是丰收时等红事演出,但也有在丧葬、祭祖等白事演出。
“八音”主要是吹打节奏风格,旋律细腻,在部分曲牌都用同一个固定的引子,结尾都在强拍上,没长音,显得干脆利索。
第8页/共14页
钦州“八音”曲牌来源
一 祖传下来的,这种曲牌占多数。如《长行》《流星赶月》《小行正》《柳叶青》《牌子》《牌子星》《恭喜笛》等;
二 另一种是外地传来的,如《西湖》《双蝴蝶》等,一般由广东传过来的。
第9页/共14页
钦州“八音”乐器简介
乐器
声音特点
材质
演奏内容
方式

长号
明亮
铜,
引子
坐奏和站奏
降B和降E
唢呐
高亢、明亮、清脆
木制,40厘米
7个调,统一工尺谱
横萧
柔和
竹制
50厘米
二胡
和传统二胡一样
京胡


铁质
节拍节奏作用
低音胡
低沉平衡,混浊

明亮
铜制
欢庆场合中
第10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