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精品】计算机接口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4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计算机接口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小健 2021/7/6 文件大小:2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计算机接口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
电子与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0911
姓名:
学号:
2012年5月9日
实验一、I/O地址译码
一、实验目的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线路两端有节点的信号线需要用户用实验导线 连接起来。其中74LS74为D触发器,可直接使用实验台上部系统板上的D触发 器。74LS138为地址译码器。译码输出端Y0〜Y7在实验台中间系统板上引出, 每个输出端包含8个地址,艮"
YO: 280H-287H;
Yl: 288H-28FH;
Y2: 290H-297H;
Y3: 298H-29FH;
Y4: 2A0H-2A7H;
Y5: 2A8H-2AFH;
Y6: 2B0H-2B7H;
Y7: 2B8H-2BFH;
当CPU执行1/0指令且地址在280H-2BFH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 译码线输出负脉冲。
例如:执行下面两条指令,对应的译码输出脚输出一个负脉冲。
MOV DX, PORT1
OUT DX, AL (或 IN AL, DX)
执行下面两条指令,对应的译码输出脚输出一个负脉冲。
MOV DX, P0RT2
OUT DX, AL (或 IN AL, DX)
利用这个负脉冲控制发光二极管LO闪烁发光(亮灭循环),时间间隔通过软 件延时实现。
注意:命令中的端口地址PORT1、P0RT2是根据DVCC卡的I/O基址再加上 偏移量计算出来的,不同的微机DVCC卡的I/O基址可能不同,需要事先查找出 来,详细见《用户手册》第五章节5. 3中第10〜12点介绍的查找方法。计算公 式如下:
P0RT1 =查找出的DVCC卡的I/O基址+偏移量
其中:偏移量=Y0-Y7中所选定的任意一个译码地址值-280Ho下面的程 序用到Y4,即2A0Ho假殳DVCC卡的I/O基地址=0C400H,经计算PORT1= 0C420H。
三、 编程提示
,上升沿使Q端输出高电平, L0发光,CLR端加低电平L0灭。
四、 原理图
五、程序
;* I/O地址译码 *;
;*******************************;
ioport equ 0c400h-0280h
int 16h
outportl equ ioport+2a0h
je start
outport2 equ ioport+2a8h
mov ah, 4ch
code segment
int 21h
assume cs:code
delay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
start:
mov bx,2000
mov dx,outportl
111: mov ex, 0
out dx,al
11: loop 11
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
dec bx

jne 111
mov dx,outport2
ret
out dx,al
delay endp
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
code ends

end start
mov ah, 1
六、实验心得
通过此次I/O地址译码实验,让我对硬件的连线有了进一步的熟化,在做第 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将elk接口接在了Y0和clr接在了Y1上面,发现接在L4灯上 信号没有反应,后来在反复的检查中发现它们应该接在Y4和Y5上,这与程序的编 译的地址有关,在许老师的解释下我们终于搞懂了。虽然我们习惯了C语言的编 程,而且现在所有的设计题都是用的C语言,但是汇编也是比较重要的语言,所 以今后学习还得熟化。
实验二、可编程定时计数器1
一、 实验目的
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 实验内容
按图接线,将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0,计数器初值为N(NW0FH,本例程 中为0FH),用手动逐个输入单脉冲,编程使计数值在屏幕上显示,并同时用L0 或逻辑笔观察0UT0电平变化,初始时0UT0为高电平,当输入N个脉冲时,0UT0 变为低电平,当输入N+1个脉冲后0UT0变高电平)。
三、 原理图
TO(280H) £0R
四、实验流程图
五、程序
;* 8253方式0计数器实验*;
ioport equ 0C400h-0280h
int 21h
io8253k equ ioport+283h
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
io8253a equ ioport+28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