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创新案例教学设计《题西林壁》.doc

格式:doc   大小:66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新案例教学设计《题西林壁》.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7/8 文件大小:6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新案例教学设计《题西林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题西林壁
执教人
吴幸花
教材中创新素养培养点
“缘”这1个生字,会写“题、侧、峰、庐、缘”这5个生字。
、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这首诗。
,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创新素养培养目标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分析、想象能力,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资料
朝阳小学创新素养教育探索与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实施(创新素养设计环节用红色笔标注)
创新素养培
养设计思路
一、揭示诗题,读题解字
二、通读古诗,读懂诗意
:题西林壁。
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读题目,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先请其他学生做出评价,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式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
课件出示:
题西林壁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
壁:墙壁。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师:通过预****我们知道了诗人苏轼,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
生展现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苏轼的生平。
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
,把诗读通、读顺。
教师指导:“题”平捺长伸,托住上部“页”;“侧”左窄右宽,“贝”的点不宜过长;“峰”左窄短,右宽长;“庐”两撇基本平行,上下两点对应;“缘”左窄右宽,右部撇由上到下渐长。

,教师及时评价,对朗读进行指导:读之前先划分朗读节奏,朗读的速度要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介绍作者的生平,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感悟
四、拓展延伸
稍放慢,读出韵味,读出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如:读“侧成峰”的时候,节奏要放慢,声调要跟着降低,这样就会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请同学们读后面的几句。
课件出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齐读。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把握诗歌的内容,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为下个环节的学****打下基础。
“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1).哪两个字体现出了观察角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