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的目的
规范安全运输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消除突发运输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运输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保护,充分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
(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五、预警预防机制
一、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的要求组织运输工作,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首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度和措施,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消防、安监、环保、卫生、质检、救护等部门。
三、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单位司机和押运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关闭或阻断危害源头(关闭发动机、渗漏源、切断电源、灭明火等),条件允许时将车辆移至运离人群,建筑物或便于控制危害减少损失的地方。
3、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险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时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5、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6、事故单位将事故原因,所造成的危害损失及处理情况一并上报行业管理部门。
四、司机和押运员在运输过程对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1、一般交通事故(无化学品危害险情):
第一,应立即关闭发动机;
第二,押运员检查车辆所载危险化学品及容器有无损坏, 判断是否可能发生危害事故的可能,并采取全面监控措施,设置警示标志;
第三,疏导车辆和人员远离事故现场;
第四,司机要立即向主管部门报警(122),检查人员伤亡情况,向救护部门报警(120)救护伤员,保护现场;
第五,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将车辆驶离现场。
2、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事故:
第一,应立即关闭发动机,在装卸作业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装卸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