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4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docx

上传人:MZ01 2021/7/11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读《乌合之众》的乌合之众
真理无非就是反复论证直至你相信为止的谬论。
——题记

弗洛伊德称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着,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这句话毫无意义可言,但《乌合之众》却忽悠了弗洛伊德这样的一位心理学家!它没有学术性论着的羞涩难懂,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却有点让人难以苟同,勒庞论证在谈论群体社会的时候让我感觉就像马基雅维利在谈君主论一般。
《乌合之众》通过对群体的分析,从群体的产生,群体的特征、情感与道德观等说明群体是如何智力泯灭地运行着;人们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后,开始变得自我意识的模糊,自我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与逻辑也在暗示与传染中渐渐一致,连残存的智力品质都吞噬。
在勒庞看来,群体是冲动急躁、狂热易变、容易轻信的动物。他们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既会随意烧杀抢掠,却也同样表现得极其无私。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的举动让我想起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青年为何会变得丧失理性,日本的军国主义让战士们为之狂热,民国时期作为中国人的那份冷漠。但是群体的举动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有通过这样一次次群体的爆发,才会有进步。
贯穿全书,作者通过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案例来论述群体的愚蠢与冲动。同样地,映射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青年们仅仅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导致极右主义;他们渴望强权,只懂得用这样的变革来宣泄群体的情绪,对他们可能改变自身状态的事物怀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将观念简单化与低俗化,并且不停重复,不停论证,自然就可以成为群体中难以动摇的观念。勒庞认为群体是没有推理能力的,因此它也无法表现出任何批判精神,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更多采取的是想象力。所以只要能够掌握群体想象力的艺术,就能够成为群体的领袖。
我认同书中所提到的集体无意识活动,但这只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罢了。当很多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并将其扩散,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人趋之若鹜而成为乌合之众,不得不说《乌合之众》某种程度上也是集体无意识下的产物。当尘封上百年的《乌合之众》位居畅销书排行榜的时候,出版界的跟风浪潮,读者也渐渐丧失其辨别能力,闻风而动。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引领潮流,而潮流却又引导着读者,使得读者渐渐地沦为身不由己的乌合之众,于是,个体湮没在群体中。

第二卷中勒庞提到群体活动的导火索,无非也是将群体无限扩大,直至足以引起社会矛盾的情况下归纳出来的民族、传统、时间、政治与社会制度以及教育。在对应试教育的阐述中让我不禁怀疑译者对原着翻译的还原度,对当时法国的教育制度它是这么说的:“过多地延长实际的学徒期、培养懒汉的寄宿制度、过多的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教育、繁重的功课、对今后时代完全没有考虑、对人的职业缺乏安排、对年轻人很快就要投身其中的现实世界装聋作哑、不考虑学生如何适应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从事的斗争、不教给学生如何保持坚强意志……”现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接受十六年的教育,在学校这样的象牙塔形成的幻想与美梦,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灭的那种欺骗感与失落感实在让我们难以承受。
教育应当培养的是学生坚强的意志与独特的个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