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doc

格式:doc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doc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14/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
第一篇: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
(一)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在制度引导与工程示范中不断优化
我国的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是以市场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政策引导为重点,以工程示范为抓手,依据不同循环经济主体,建立多种激励手段和约束举措并存的循环经济机制框架。首先,我国出台多种经济引导政策,借助行政手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财税金融、集约土地、节能环保、技术支撑、人才引进及社会宣传等方面。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和国际合作,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建立统计评价体系。发布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地方具体量化的循环经济指标。2013年1月我国出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同时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及相关配套单项法规,借助于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动环境治理。通过专门立法或政府政令等多种政策形式强制推行或鼓励绿色政府采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二是推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机制,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否达标来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三是通过财税手段引导绿色生产、低碳消费。“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使用节能设备、绿色产品等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环保收费政策。出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1]推动和资助企业清洁生产、技改资金等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通过税收减免和推动水电价等资源产品改革等方式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四是以不同主体差异化发展作为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提高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准入,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源头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
“三废”循环利用等方面都出台相应的经济鼓励措施和制约机制,推动企业间、产业间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其次,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示范试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倒逼下加紧循环经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等。[2]许多城市及乡村积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同时在生物发电等新能源、大宗工业废物资源化、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园区生态化改造等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工程。通过重点工程带动,专项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拨款及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自有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发挥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工程项目有效进行,解决实际操作中的政策障碍。我国统一实施了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3]其中的“十”即指十大示范工程。
(二)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中发展迅速
我国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从循环经济实际状况出发,制度激励、政策约束并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改进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效率。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专项规章制度及政策文件,配套实施相应资源环境制度和政策,使全社会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许多地方政府把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按照3R原则,围绕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从环保治理、生态补偿、城市矿产和碳交易市场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完善机制。首先,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实施一系列资源环境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引导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多样化生态环境补偿方式,以生态补偿费实践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其次,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环境保护治理。探索碳交易机制,开展碳减排交易试点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加快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加大污水治理投入力度,推行企业治污设施日常运营市场化。实践中可以主要采用排污费制度与可转让许可证制度,这二种方法都以社会最低成本实现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下,许可证方法可能比税收制度更具优越性。最后,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和城市矿产交易所,创新融资模式和抵押方式,构建信用、金融要素市场体系。逐步扩大农村综合产权和城市矿产开发交易规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相关交易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拉动方向转变。深化科技金融,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创新试点,推行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打造资本特区和人才特区,完善市场体系,构建公共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和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
二、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循环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统筹系统性。我国循环经济激励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