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doc

格式:doc   大小:2,6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sunny 2021/7/12 文件大小:2.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
国企改革中,金融改革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客户对金融企业提供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化,监管层对业务创新和牌照逐渐放开,单一业务的聚集效应在减弱,全产业链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一、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控股公司是以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作为其主要业务的公司。根据控股关系形成一种“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除控股子公司外,本身还有特定业务的控股公司称事业型控股公司;本身没有特定业务,专门以控股子公司为公司业务的控股公司称作纯粹型控股公司。
金控,即金融控制股份公司,是一种纯粹型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史上还没有这种作为纯粹型控股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它是引进国外的金融控股公司概念,而且至今还未完全形成。
当前我国金融主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理解:(1)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纯粹控股公司,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不直接从事任何事业性经营活动;(2)金融控股公司控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中的两类以上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体制;(3)金融性资产占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绝对主体。
图1 金控平台公司的三大特点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随着金融改革步伐提速向前,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也越来越明晰。随着客户对金融企业提供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化,监管层对业务创新和牌照逐渐放开,单一业务的聚集效应在减弱,全产业链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金控将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二、金融平台崛起的背景
(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金控集团提供多元金融服务
在银行惜贷的背景下,新兴行业发展亟需多元金融提供支持。新兴行业的崛起是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及多元金融结构形成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全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传统产业转型难、新兴行业融资难,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新兴行业和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需要。而大部分新兴产业由于资产规模小、担保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收紧对其贷款发放,金控集团的建立也将补充对新兴行业的资金需求,提供比间接融资更有效的多层次资本支持。
(二)监管环境助力金融企业混业经营
混业趋势推动业务创新和综合监管。目前我国监管模式正从多边监管(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模式渐进过渡,
“一行三会”在职能上无法逾越的局限性有望被打破。金控模式中的多牌照金融资源由平台集中掌控,符合全能监管思路,即全部监管机构集中于一家监管机构内,将有效避免监管重复、缺位、监管机构间协调不当等问题。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业务交叉不断增多,分业监管的效率正在逐渐降低。因此,监管体制需作相应调整。
(三)社会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
从金控需求来看,金控平台满足“小微创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服务需求。与普通金控平台不同的是地方金控平台受益于紧密的政商关系,容易获取当地优质的金融资产,且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这项核心竞争力将帮助金控平台为居民财富投资者在“资产荒”时代提供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而且金控平台熟悉金融业务和资本市场,能够保障相关投资业务的顺利开张,为居民理财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金融业整体集中度快速提高但仍有上升空间。考虑到金融业规模效应较强,在政
政府手中高收益高杠杆性的核心资产,又可反哺实体经济支持传统行业转型,自然在国改春风中最受关注。目前金融国企改革重点集中在台实现台也因此如雨后春笋搬应声设立,并希望将来可以盘活地方金融资产)和国有资本运营(通过国有运营总调节分配,国有资本投资对各行业的国有资产进行证券化)。
金控模式的内在逻辑是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成本过高,价格机制扭曲导致社会融资问题,有悖于金融体系走向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趋势,长远看阻碍混业经营格局实现。目前,我国各省市不少国有集团旗下金融资产众多,实现整体上市、构建金控平台促进产融协同发展成为改革转型的最佳选择。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监管环境宽松、社会环境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以及金融业的盈利能力,打造地方金控平台乃大势所趋,未来将进入金控大时代。
三、目前国内的金控格局
目前国内金控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根据金控发展模式的不同,我们把台分为4类:
(一)以央企为代表的全牌照金控
除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三家最早的综合金控集团,还包括银行系(工农中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央企产业资本(国家电网、中石油、招商局集团等),这些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资产规模庞大、金融牌照基本齐全,并掌握核心产业和金融资源。
(二)以地方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