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黄帝经.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帝经.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帝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帝经〉译解前言黄帝是华夏族的伟大祖先。他与炎帝战胜了入侵者蚩尤, 统一了各部落联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始祖。< 四经> 一书, 也就是< 黄帝经>, 就集中体现了黄帝祖先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圣贤们的智慧.< 四经> 在东汉时亡佚,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该书共四篇:< 经法>、< 十大经>、< 称经>、< 道原经>. 虽然< 四经> 的句式是黄、帝时代之后的, 但正如我们用现代语句翻译孔子时代的语言一样, 其正确思想却是黄帝的. 下面介绍一下黄帝思想与诸子百家及佛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异同: 古书上有把黄帝写作“皇帝”的,是不对的。因为黄帝是“因地以为资,因民以为师”(<称经。以民为师> ) 、把百姓称为“上民”、具有民主思想的文明始祖、人文始祖, 他把帮助自己“法天则地”仁德爱民的大臣,以“帝者臣帝之师”的思想谦逊而待。而“皇帝”一词是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之所用,他自为始“皇帝”这一词,是“专制、家天下”的象征。黄帝有25个子孙、其中12个很出色。黄帝族崇拜龙图腾, 炎帝族崇拜凤图腾, 炎黄子孙是龙凤子孙、龙凤传人。黄帝人文始祖有“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黄帝内经> )。由此可知, 黄帝文明始祖、人文始祖在对人尊重的同时, 也有对人类朋友爱护的“天人合一”观。黄帝还是哲学家、大医、军事家, <黄帝经>是黄帝思想的集中体现。该书以道(道: 理之所在) 为核心, 阐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 优于儒、道、墨、法、` 兵、阴阳各家而精粹,是华夏文化之本源。黄帝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仁义”思想。他在<黄帝经>中的“孝、忠”思想优于孔子对“孝、忠”思想的表述。如: 孔子有“孝”的思想, 但他说过“唯小人与女人难养”, 虽然孔子在他的言论中有尊重女人的表达, 更有导人孝忠的思想, 但是, 单从这一句话上看, 这很容易使人认为孔子把女人( 含其母) 与小人相提并论了。不过,孔子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思想,这也说明了孔子对自己的和其它学说的态度, 我们可以据此而遵从孔子: 对看起来容易使人误解的上述表达进行纠正, 以表现出儒家学说得完美性和圆融性。黄帝在孝道的表达上是很显明的。黄帝是“以母为基, 以父为墙”之观点( 《黄帝内经》) ,这说明黄帝对母亲的重视: 以为根基; 而且黄帝是“天父地母”、“尊天重地”、“天正地德”而“法天则地”的仁德爱民之思想, 不但引导百姓把天地当作父母来尊重, 还告诉了子孙“天人合一”的内涵。另外, 据可靠记载, 黄帝时代是以坤卦为首的, 坤为母, 这也可说明黄帝对尊重母亲的直观表达。孔子有“忠”的思想, 但有的儒家学者却延伸为“君叫臣死, 臣不死是不忠”的观点,如果为君者做错了, 难道他让臣死, 臣也去死吗? 这不但使为臣者被昏君杀害的机会增多, 反而也加重了为君者之罪. 而黄帝是“帝者臣帝之师”之思想, 他把辅助他的大臣当作老师, 而且对大臣很谦逊, 他没有“让大臣死大臣就得去死, 不死就是不忠”的专断, 而是引导百姓向往正道的忠爱之心( 所谓“忠”, 一是指其正确的坚决支持; 二是其不足处使之改正, 使之有道)。黄帝的“忠、孝”之思想还有:“国忧而存, 主惠臣忠者, 其国安”;“失亲必危, 失亲不乱, 子故佐也”;而“上杀父兄, 下走子弟, 谓之乱首”的思想, 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黄帝是反对不孝、不慈爱的. 黄帝不但有“孝、忠”思想, 还有“父母之行备, 则天地之德也”的爱幼思想。这些也正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孔子有“悌”之思想:弟弟要敬爱哥哥。黄帝有昆弟相居, 血亲和睦相亲相爱的思想: “伤国之神, 神则不来, 胡不来教顺弟兄”。黄帝不但让弟弟仁爱哥哥, 还让哥哥仁爱弟弟, 重血亲之亲情, 更重情义而轻钱财, 且反对使血亲不和顺相亲的不利国不利民之行为。由此看出, 黄帝把“孝忠”与血亲和睦相亲, 不但当做仁德的根本, 而且还当做利国家之安宁的根本. 孔子有“仁政”的思想, 这爱护百姓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而黄帝是把百姓称为“上民”、“以民为师”的民主思想和兼爱无私, 更仁德爱民.“以民为师”的思想, 不但能为人类进文明, 而且吸收正确的合乎天道的东西以发展, 能葆永久之生机. 儒家代表孟子有“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他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是可贵的. 但黄帝文明始祖、人文始祖是不但把人民奉为“上民”而且有保国保民的思想, 把人民、国家都放在重要的地位, 而在道德修养方面是把自己放在与民一样重要的地位. 黄帝始祖的“兼爱无私”之思想更好. 古代有儒者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也说明有这种说法的人对女人的不尊重. 而黄帝是“道生智”(《黄帝内经》) 之观点, 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