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习俗的手抄报内容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习俗的手抄报内容》,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习俗的手抄报内容篇一
正月初一载,新年第一到第八天,分别依序为人类和各种畜牧作物的生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初一乃是“鸡日”。
百姓安。有的人还会到亲友家拜年,此乃“走春”。还有民众会趁天亮前到寺庙前等开门,用意在于要第一个抢拜第一炷香,此乃“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人,这一年内会特别受到神明的护佑。
此外,初一这天不可以动用扫帚,不然运气会被你扫光,还会破财。
若是非扫地不可,则须从外头扫到里面。为了避免犯了禁忌,还是尽量在除夕前扫除干净。此外,还不可以倒垃圾、向外泼水,意涵也与不可扫除相同。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习俗的手抄报内容篇二
1、迎财神
我国好多地区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2、回娘家
正月初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一大早,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方面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