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法律学社会实践报告【精华.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律学社会实践报告【精华.doc

上传人:小雄 2021/7/16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律学社会实践报告【精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法律学社会实践报告【精华
关于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报

1
关于农村土地违法、非法使用现实情况的调查报
告 5
暑期社会实践报

6
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报

10
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一一关于家庭暴力的现状调查
15
关于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报告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综合,也 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 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 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同时也是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 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而我们大学生是国 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 设。但是,现实中却时常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有些甚至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 为。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和法律素养的不足。毕竞大学生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尤其是社会上各种信 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经常掉进陷进之中而不自知。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 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 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据 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 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以下是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 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2]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 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 知识水平却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 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 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本科32学时,专科28学时,在这么 短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法律概论》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 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 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 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 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
《中国青年研究》(1999, 2) [3]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 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35. 1%,而5& 1%的大 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 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 ”回 答“不太平等”%, “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 8%,认为“平等”的占 9. 5%0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 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 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H,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 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 “文 革”期间,%,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 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 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 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 悔。如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 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 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高等院校高 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