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南通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35.docx

格式:docx   大小:6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通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35.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7/19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通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35.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 2015 - 2035)
一、前 言
1、规划背景
南通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 T 型结构交汇点, “据江海之汇、 扼南北
之喉”, 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水运发展优势。 近年来, 在江苏沿海开发和
沿江开发两大战略的推动下, 特别是在近期“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
城市群发展、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新战略的带动下, 南通市社会经济和产
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交通和沿海沿江港口发展迅速, 正在成为长三角北翼
经济中心和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6年 9 月,南通市委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产业转型” “城市
转型” 和“交通转型” 三大转型任务。 推进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
由基本通达型向集成运输型转变、 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智能型转变, 是交通转型
的三大工作重点。 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构建现代化
综合运输体系、引导重大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
重要意义, 受到中央和省市的高度重视。 根据 《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
意见》 ,内河港口作为内河水运的关键节点和充分发挥水运效益、构建现代化综
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必须加快发展。 2014 年 6 月 10 日, 交通运输部发布 《关
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交水发〔 2014〕 112号) ,要求进一步做好港
口转型升级工作, 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 此外, 江苏内河干线航道网建设等重
大工程都将在 2020 年全面建成,为内河港口规模化发展、江河联运带来新的机
遇。随着宏观形势的发展,上述意见的出台,南通区域交通格局变化,以及内河
水运条件的持续改善, 提升内河港口发展综合效益, 提高发展的协调性、 可持续
性,成为未来内河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南通市坐拥江海之利, 境内水网发达, 内河航道总里程仅次于盐城居全省第
二位, 具有发展内河港口的天然优势, 连申线和通扬线等主要航道沿线内河港口
在能源物资和大宗货种运输方面,对南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 但由于多方面历史原因, 南通市内河港口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公路、 铁路等
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部分地区的内河港口发展缓慢,存在分布散、规模小、等
级低、 功能弱、 基础设施和装卸水平落后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综合交通运输的发
展和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已不能适应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 在南通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南通内河港口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
道, “十二五”期间,连申线航道的升级、通扬线整治工程的开工,改变了南通
市无三级航道的历史, 为南通内河港口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组织编制南通市内
河港口总体规划, 对于科学指导南通市内河港口的布局, 充分发挥南通市水网密
布和通江达海的优势, 对于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和交通转型发展, 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 有力支撑南通市 “长三角北翼
经济中心、 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宜居宜业富
有魅力的花园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研究对象主要为南通市域内通江及通海河流河口节制闸以内, 规划
五级以上内河航道上的港口, 兼顾部分五级以下航道; 对于其他低等级航道上的
内河港口给出总体指导原则。 规划基准年: 2015 年, 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 2025
年和 2035 年。
3、规划原则
( 1)统筹优化配置港口资源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充分利用内河港口资源,通过统筹规划,优化
布局,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应、分工协作的内河港口体系,促进内
河港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共享,加快内河港口现代化建设。
( 2)促进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 以交通转型发展为契机, 更加注重从综合交通发展的
角度规划内河港口, 更加注重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 更加注重发挥内河港
口的枢纽转换功能,促进内河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构建多式联运、
集成高效的内河运输新格局。
( 3)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内河港口资源优势, 强化内河港口与产业、 城市的有效衔接和良性
互动, 通过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及其功能发挥, 着力将内河港口优势转化为物流优
势和产业优势,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提供交通保障。
4、规划过程
( 1)调查研究。 2011 年 8 月启动研究, 10 月完成调研和现场踏勘。
(2)征求意见。 2012 年底,阶段性成果书面征求了各县(市、区)及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