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培训课程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1
可编辑课件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诞生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全国课程发展有了新的趋势。
2、课程改革从“传递中心的课程”取向逐步走向“对话中心的课程”取向。
3、新的课改重新审视教育对于儿童的价值,强调师生在学等对话,尊重师生在建构过程中的自主权。全国各地开始探索园本化课程。本套教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3、《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幼科学教育及其器材的发展与对策研究”课题成果《城市幼儿教育活动套材》及其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4、教材以建构主义为理念,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身体健康、人格发展、认知发展三大目标以主题的形式,通过身体锻炼、社会文化、自然科学三类活动加以落实。
2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一:
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置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身体健康、人格发展和认知发展三个方面。
这有助于教师明确儿童身心发展的目标,并将儿童身心发展的目标放在工作的中心地位,使一切教育活动围绕着儿童身心发展展开,为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二:
教学活动的内容分为身体健康、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三类。
这种分法突破了分科教学和五大领域广域课程的束缚,克服了其将知识划分过细,割裂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弊端,有助于儿童在头脑中对知识进行整合,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全面的概念。
4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三:
将儿童的学习兴趣置于重要地位。
教材中反映了主题目标、主题内容的生成过程,使教师明晰教学内容的产生既要以社会要求的既定目标为依据,又要以儿童自身的需要为依据,尤其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所用的具体内容更要考虑儿童的需要。生成过程的呈现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观察了解儿童的意识和技能。
5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力求反映时代特色。
为了使儿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最新的科技和文化,同时也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关注时代变化、主动收集教育材料的意识,教材力求选用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科技成果和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教育材料,使材料具有鲜活的时代感。
6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五:
重视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在每一个主题中,都有多次评价,而且这种评价既有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又有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评价。这有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儿童知识技能的提高,忽略儿童人格主动性发展的现象;也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儿童的观察技能。
7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六:
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时,都需要对整个主题进行反思,为下一个主题的确立奠定基础。教材中教师的反思从整个主题计划的科学性、组织的合理性、儿童发展的均衡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保证了教育要求在一段时间内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
8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七:
教材给教师留出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创造发展空间。
教育是一门艺术。任何教材都要经过教师本人的加工才能用于所在班级的幼儿。本套教材在每个主题的结构中都给老师留出了生成的空间,活动设计也仅仅是给教师提出建议,而且有详有略,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域、所在园所、所在班级面对的幼儿特点加以选用或调整一伙选用。这样一方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给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激发了教师创造的热情,使教学能真正收到实效。
9
可编辑课件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套材的特点
特点八:
重视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仅有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加以充分的运用,真正实现共育。教材在每一个主题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要求,而且在主题活动的实施中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教育资源,经常带领儿童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扩大儿童的视野。
10
可编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