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风险化解
应急预案
为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对工程 正常能工秩序的影响,提高紧急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各 项应急工作的协调开展,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和《国家突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 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节重大事件的辨识及监测
本工程重大事件辨识的范围包括以下8项内容。
事件分类
事件辨识
重点监测
火灾
临建或建筑物材料 起火爆炸
易燃易爆液体:汽油、 柴油、油漆、稀料等
可(易)燃物:木材、 建筑垃圾、施工保温材料
作业点和场所:装饰作 业点、防水作业面、仓库、 油库、施工现场配电室、食 堂
食品卫生
食物中毒及传染性
施工人员身体状况
安全
疾病
食堂餐饮卫生状况
办公室和工人临时休 息区卫生状况
物资短缺 或设备供 货不及时
大宗材料设备供货 延时
钢筋、水泥、模型、机 电设备及其他建筑材料
自然灾害
持续5天以上,影响 正常施工进度的恶 劣天气,认定标准以 国家气象中心发出 预警警报为准。
每年5月底一9月底的 雨天
每年3月初一4月中旬 的沙尘天气
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
2月中旬的雪天
交通安全
施工现场周边的交 通安全及畅通,避免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施工现场周边的行人 与车辆
汽车保养
驾驶员培训
劳资纠纷
工程款不能及时拨 付,造成承包商拖欠 工人工资等劳资纠 纷
建筑商停止施工 工人滋事、上访现象
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 安全责任事故
人员伤亡
领导参观 工程
领导参观检查工程
配合相关单位做好现场安 全保卫工作
第二节应急机制小组
一、 应急机制小组
本工程应急机制小组分二级,第一级直接对接现场, 由项目经理部领导成员组成,这也是事件发生第一反应小 组,也是事件的控制中心。第二级间接对接现场,由镇领导 成员组成,它支持、服务于第一级应急小组工作,为第一级 应急小组提供财政支持、社会关系救助,对第一应急小组工 作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
二、 应急救援队伍
根据事件发生对象,组成事件相应救援队伍。救援队 伍来源于项目经理部各主要部门,由救援队伍处理事件的发 生初始阶段,并将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已采 取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上报政府部门。
三、 应急机制小组责任期限
2015年4月01日一一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
四、 应急机制小组激活时间
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机制,同时上报骆驼城 镇人民政府。全天24小时进入应急状态。事后处理报告提 交公司总部、镇政府48小时后,应急状态解除。
第三节 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预案
一、消防应急预案
(-)应急工作措施
发现火灾事故后,在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 汇报并视火情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相关责任人绝不能以 任何理由推诿拖延,要迅速组织人员扑灭火源,各部门之间、 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 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 任。
保障安全通道畅通,有组织的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 疏散过程中,应井然有序,避免拥挤所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应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如有人被火围困,需 立即组织力量抢救。
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极力抢救财物,降低火灾 所造成的损失。
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应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 再次发生的对策。
(二)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应避免的行为因素
(1)人员聚集
灾难发生时,由于人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决定受灾人 员的行为具明显向光性,盲从性。向光性是指在黑暗中,尤 其是辩不清方向,走投无路时,只要有一丝光亮,人们就会 迫不及待的向光亮处走去。盲从性是指事件突变,生命受到 威胁时,人们由于过分紧张、恐慌,而失去正确的理解和判 断能力,只要有人一声招唤,就会导致不少人跟随、拥挤逃 生,这会影响疏散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 )恐慌行为
是一种过分和不明智的逃离型行为,它极易导致各种伤 害性情感行动。女口:绝望、歇斯底里等。
再进火场行为
受灾人已经撤离或将要撤离火场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 驱使他们再度进入火场,这也属于一种危险行为,在实际火 灾案例中,由于再进火场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占有相当大的 比例。
二、食品卫生应急预案
(一)应急工作措施
1、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用餐实施 统一管理。
如发现生病员工,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
通知员工所属部门,以便及时做出工作安排,配 合开展抢救工作。
若遇员工非正常中毒或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 应立即停止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