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体会
流传数干年的文化宝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 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 华民族的魂和根。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 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 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倡导这一教育活 动,我们旨在倾心倾力为净化人类的灵魂,升华国民的理想,为国 家昌盛、民族复兴的大业创造条件。这正是”儿童经典文化诵读” 工程发起之初衷,它结合十三岁以前儿童正处记忆力黄金时期的特 点,将精选编排的经典美文标注拼音,以多种形式带领儿童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下,唱念背诵。在不知不觉中识字,在嬉戏娱乐中提 高,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等等。鉴于上述的知识 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从2002年开始,我校就开展了 ”儿童中国文 化导读"的实验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学,—步步的学习古典诗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 果。这几年来我是如何来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的呢?下面我就谈谈我 的导读教学心得。
经典诵读,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如此,对小学生学 习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来提 高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呢?
1、”流行”可以制造兴趣。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 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 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就 象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周围的人都去上学了,他就吵着要上学 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他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模 仿行为。也并不一定每个儿童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学的人多 了,你想让某一个人不学都难。所以在小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 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
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 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 教学效果。
2、 教者的热忱可以感染儿童的兴趣。进行文化导读而没有热忱 也是不太可能的,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一样,这主要取决 于老师能不能随机调动出”趣"来。我发现不同的导读内容带给孩 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教者的感受会感染到孩子’你没兴趣, 孩子难有"趣"可言。《三字经》就是良好的启蒙教材,句短押 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孩子特别喜爱,《大学》、《庸》比较而言 就"庄"了点。而谈《笠翁对韵》则又让孩刊门兴致倍增,手舞足 蹈。因此《导读》教材将唐诗分散编排合理,优化搭配,通过调动 老师的兴致来影响孩子,或表演或故事或说理或趣味诵读。经典本 身就不是"板着脸"的,教学更不是靠"板着脸"能完成的。所以我 在教孩子诵读时总是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情,融教于学,和孩子们 —起共度美好的教学时光。
3、 赏识可以提高兴趣。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以成人对经 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是对孩子们的忽略,会直接导致 教学的失败。同样,我觉得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 也是错误的。学习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 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看待成绩。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 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的进步。所以在诵读经典的过 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