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诉状类文书评价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诉状类文书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24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诉状类文书评价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诉状类文书评价标准
一、 背景意义
法律文书的种类很多,诉状是最常见的法律文书之一,也是启动法律程序最基本、也是必经的条件。因案 件的性质不同,诉状的名称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行政起诉状、劳动仲裁书、 商事仲裁书等等,从启动法律程序的角度出发,暂且将上述文书归为一类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上诉 以及申诉、仲裁转诉讼、撤销仲裁申请书等此类文书虽然也作为启动法律程序的手段,但是作为第二次类 文书,主要是针对其第一次类文书中的结果进行批判与否定,其内容在实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不 包括在类。
二、 具体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诉状类文书写作大体而言主要存在两大目的,一是程序目的,即为了争取法院立案而启动诉讼 程序,二是实体目的,即通过文字的表述和逻辑结构的编排让法官了解整个案件的梗概并形成对于我方有 利的初步印象。针对上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程序上是否正确(共50分)
-般而言,诉状的整体结构主要包含首部、正文和尾部。每一部分都是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法律意义。缺少 某一部分、某•部分错误或者存在某种缺陷都可能会引起诉讼程序的中断或者变更,也会拉长诉讼的时间, 增加办案成本。
1、首部各要素是否齐全、正确
(1) 主体是否具有诉讼资格(10分)
理论依据:诉讼中的主体主要包含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当事人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是否为本案正当当 事人,这是法院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关注的要点之一。
在诉讼的过程中,要明确当事人是公民、还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无实质联系?有无实体权利? 是否正当?是应该担任被告还是第三人?如果是公民,其是否为特殊主体,年龄是否适当?若是法人,其 是否有其法定代表人?若是其他组织,如分支机构或者合伙企业,其是否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诉讼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旦有失妥当,很可能影响法官对我方的专业评价,也给了立案 法官不予受理的托词,波及诉讼程序的时间甚至无法启动程序。
(2) 主体信息是否完整正确,被告是否明确(5分)
理论依据:主体信息内容是确认当事人身份的最主要要素,其完整与否、正确如否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某 些实体权利,如少数民族可能在政策、规章方面有异于汉族的规定,在出现差错的情况下,可能会遗漏当 事人的某项实体权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是否有明确的被告,这是法律明文规定起诉需要具备的条件 之一。被告不明确,如缺少身份信息、住址以及联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被告的真实性以及传票的送达,法 院一般不会予以立案,因而被告信息的完整以及正确会提高立案成功的机率。
评审重点:
诉讼主体资格是否适当
主体各项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评价标准:
0:原告或被告错误或者不适格,如没有实体权利而被当作案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实体权利必须参加诉讼却在 诉状中被遗漏等等。
1-5分:因疏忽或者其他主观原因当事人重要信息缺失或者错误至少3项以上,如缺少公民身份号码、地 址等等导致当事人身份信息不明确,不满18周岁的民事案件当事人需要列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公司作为当事 人要列明法定代表人等等。
说明:信息的重要性程度依原被告身份以及该信息所代表的含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评分标准,如被告联系 方式的缺失显然比原告该项信息的缺失要严重,此外,公民身份号码的准确性较联系方式以及职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