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护患关系.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患关系.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患关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护患关系现状及研究进展【关键词】护患关系;现状;影响因素;展望护患关系(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是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它分为技术性关系内容和非技术性关系内容[1]。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 护患关系也在不断发展, 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时医护的权威, 到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时的“医不扣门”, 再到机械论和生物医学模式时医护的冷漠, 最终发展到了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2]。这一时期的护患关系拥有全新的内涵, 如何在这一时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对护理人员和患者都有更高的要求。 1. 护患关系的现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由于受到机械论和生物医学模式时期的影响,护患关系一直处于一种不乐观的状态。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医疗卫生行业中, 护士在非死亡性攻击受害者中占第一位[3]。在国内, 随着医疗体制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要求逐渐提高、服务范畴逐渐扩展,而护理队伍却逐渐趋于年轻化。在这种形势下,护患之间的摩擦与纠纷也日益增多, 护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及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挑战[4] 。调查数据显示,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为 5 %,其中心理暴力为主,占 5 %、身体暴力占 1 % [5]。在对护患关系的态度方面,对全国北京、辽宁、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江苏、广东等八省市的调查显示, %的患者认为护患关系较和谐,仅 %的护士认为护患关系较和谐[6] 。在对未来护患关系的发展认识方面, %的护士和 %的患者认为护患关系有恶化趋势[7] 。这些数据警示着医护团队和广大患者,也警示着整个社会,去反思、去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道路。 2.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通过对影响护患关系因素的确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规范护理服务,更有效地开展护患活动, 所以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从来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学者研究的热点。一直以来, 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Snellman 和 Gedda 从护理价值的体现出发, 提出六个基础: 相互信任、亲密感的建立、同理心、有效支持、专业知识和责任感[8]。 Elisa Van der Elst 等从患者的角度,展开对护士进行评价的因素[9] 黎婷和刘秀梅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对导致护患纠纷的因素进行归纳[ 10] ,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比较成熟的分析思路。韦俏莹对门诊护患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展开[ 11] 。基于系统理论,汪春英等和吴小花等从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环境对和谐护患关系进行探讨[ 12,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患关系在或紧或慢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不管护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如何,“关系”的本质是相互的,“护患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护”和“患”辩证结合,分析护患关系的相互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护士、患者的情绪状态护士的工作具有机械性、重复性、量大的特点,疲惫的生理和较大的心理压力,都使得护士发生情绪衰竭的概率偏高。对于患者, 躯体上的疾病会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形成不良的心境,如焦虑、恐惧、猜疑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