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体系.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体系.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7/2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体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体系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这一话题立即成为了媒体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衡量小康社会呢,我认为,从统计的角度,应该用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来衡量。
  【关键词】小康社会;衡量;指标
  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奋斗目标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方向。
  3、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新的期待。
  5、建设生态文明。
  二、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衡量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16项指标,其中经济方面4项指标,社会方面7项指标,环境方面3项指标,制度方面2项指标。
  1、经济指标―这是衡量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也是能用各种数据加以反映的刚性指标。
  (1)人均GDP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衡量的是一个和富裕程度,同时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银行按人均GDP水平(实际购买力平价),将各国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个等级。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其人均GDP越高。
  (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既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一条普遍的规律。1980-2000年,。如果未来20年劳动力仍以这一速度向非农转移,那么,2020年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应达到70%左右。
  (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等于居民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怎么衡量,还没有标准。
  (4)城乡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近年来,由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等众多原因,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2004年稍降至21:1。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这是一项组合型指标,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程度、社会结构的构成、教育、科技的水平等几个方面。
  (1)基尼系数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