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银行内控工作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内控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25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内控工作计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银行内控工作计划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我将立足自 身实际,客观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县联社和 我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存在的 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继续加强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 能,在XX年里,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有计划的 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相关科目考试,职称资格考试,针对 自身进取不足的实际,自觉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2、 结合我社的服务创优工程开展实际情况,不断提升 自身专业技能,继续狠抓勤练基本功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 综合技能、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 素质。
3、 结合岗位实际,不断探索岗位工作开展的方式、方 法,立足实际,着力窗口接触点的”同位”思维,充分理解 客户的心态,善于换位思考,积极探索客户维护和服务的方 式、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给予有效的开展落实,通过优质 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和诚信度。
4、 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财会 业务等技能,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多方面技能,更 好的实践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 练来不断的提咼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基社信用社领导的的带 领下,我将立足自身实际,严格服从领导安排,积极开拓进 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参谋 助手,与全体信用社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社经营效益 的提高,为完成2014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狠抓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工作重点,积极 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大货币政策宣传力度。
一是通过开展货币政策及金融知识宣传等多种渠道, 做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提高社会对金融宏 观调控政策的认同度,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共同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机制,并研究 和推动出台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激励政策,促 进辖内金融机构及时满足辖区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合理 需求;
三是做好票据兑付后的动态监测和实地考核工作,努 力实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
四是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利率定价机 制,增强贷款利率弹性,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有效发挥”窗口指导”和政策指引。
一是引导贷款投向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引导金融机 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信贷资 金配置,主要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支柱产业如矿产 冶练、制药业等和园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 度。主要是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加强对 小额担保贷款的经验总结和创新管理工作,降低小额担保贷 款风险;同时,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推进农 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
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 信贷产品,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权、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贷 款、林权抵押贷款、林农授信贷款、农户大额信用贷款、农 户小额信用贴息贷款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信用担 保+农业信贷”、”保险+信贷”等贷款品种和模式的出国留 学网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 改善农村支付、信用环境,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支持”三农” 的激励机制;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企业在商 品交易中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结算工具,鼓 励金融机构及时向工商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票据贴现业务,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发挥民间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民间多样化需求中 的独特优势,拓展企业融资方式,破解资金瓶颈。
关注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进展情况。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沟通协调机制,督促有关银 行机构及时反映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指导和帮助;
二是支持培育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地方金 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促进新 型金融机构发展。
关注金融危机下的辖区经济运行。
一是密切监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资产质量状况,加 强应急管理,及时完善相关应急预案;
二是进一步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 评估方法,提高金融风险监测和预判水平;
三是加强风险预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加大项目评估力度,切实防范信 贷风险。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运维管理,做好非现 场数据核对和现场检查工作,继续扩大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
二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部门 间信息共享,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